首頁 » 湛藍の尾 — 藍尾巨蜥

湛藍の尾 — 藍尾巨蜥

湛藍の尾 --- 藍尾巨蜥

湛藍の尾 --- 藍尾巨蜥

學    名:Varanus doreanus (Meyer, 1874)

英    名:Blue-tailed Monitor、Blue-tailed Tree Monitor、Kalabeck’s Monitor

別    名:多里亞巨蜥、藍尾樹巨蜥

科    名:巨蜥科 (Varanidae)

分    布:新幾內亞新不列顛俾斯麥群島比亞克薩拉瓦蒂懷吉奧,也發現於澳洲的約克角半島北部;棲居在熱帶雨林、低地森林、濕地、沼澤、乾涸河床與河岸地區。

↑ 藍尾巨蜥與其所有複合種在新幾內亞的分布區域圖。

生態習性:藍尾巨蜥在產地的野生族群數量不少,而且牠們與其他紅樹巨蜥亞屬的成員產地也有重疊(例如紅樹巨蜥、卡氏巨蜥),是一種日行性的蜥蜴,牠們通常在白天活動,夜晚則躲藏在洞穴或樹根下,這種巨蜥是非常靈活且具有攻擊性的捕食者,牠們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其他爬行動物為食,偶爾也會捕捉昆蟲和無脊椎動物;藍尾巨蜥在澳洲常常是黑頭盾蟒的補食對象,牠們的領域性並不像其他巨蜥那樣明顯,但也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領域行為,尤其是在繁殖季,雄性之間會為了爭奪配偶和領地而進行搏鬥,通常會用後腿站立,並互相碰撞纏鬥。

在人工飼養上,由於藍尾巨蜥是所有紅樹巨蜥亞屬(Euprepiosaurus)中體型最大的,所以需要一個相當寬敞的飼養空間。理想的環境是大型的圓形或長方形圓籠,也可以是通風的大型玻璃櫃,最好模擬其自然棲息地的熱帶雨林環境。包括可攀爬的樹枝、岩石和隱蔽的藏身處,底部舖設樹皮屑或較大的樹皮塊,擺放一個較大的水盆並提供乾淨的飲水,牠們需要一個溫暖而潮濕的環境,白天溫度應保持在攝氏28~32°C,夜間可降低至攝氏22~24°C,白天時建議提供UVB燈以模擬自然光線,這有助於合成維生素D3,促進鈣的吸收,UVB燈建議每天開啟10~12小時;濕度應保持在60%-80%之間,可通過定期噴霧來維持。雖然藍尾巨蜥是肉食性動物,但在人工飼養時應提供多樣化的食物,除了日常的大小白鼠、豬牛雞肉之外,偶爾也可以給予一些水果和蔬菜作為補充,成年藍尾巨蜥可以每周餵食2~3次,幼蜥或亞成體則需要更多的餵食,通常每兩天一次,並定期添加專用的綜合維他命與鈣粉D3。

湛藍の尾 --- 藍尾巨蜥
↑ 2016年才被發布的新種 – 穆紹島藍尾巨蜥。
↑ 複合種之一三色巨蜥(Varanus yuwonoi),關於這種巨蜥筆者會另外寫一篇專文。

在自然環境中,藍尾巨蜥的繁殖季節通常與當地的氣候條件相關,一般來說,繁殖季節會在雨季結束後開始,這時食物資源相對豐富,雄性的攻擊性與領域性會增強,且會通過展示行為來吸引雌性,包括頭部擺動和尾巴拍打地面,交配過程可能持續數小時,雄性會用嘴咬住雌性的頸部以固定位置,雌性交配後會選擇土壤中或有足夠覆蓋的地方產卵,人工飼養時可以提供一個專門的產卵箱,內有濕潤的土壤或沙子。雌蜥產卵後應該將卵小心轉移到孵化器中,孵化器溫度保持在攝氏28~30°C,並保持濕潤,孵化期通常為2~3個月,幼蜥的生長速度較快,通常在2~3年後達到性成熟。

形態特徵:以紅樹巨蜥家族來說,藍尾巨蜥體型不小,通常可達130~140左右,紀錄上是一隻1948年採集於約克角的雄性標本,儘管有些許斷尾,但其全長也達到了173.5公分;身體呈灰藍色、暗褐色或灰色,並佈滿圓形眼狀斑點,喉嚨呈白色,有明顯的大理石花紋,幼蜥的體色較為鮮明,尾巴的藍色更為明顯;厚實而側扁的尾部呈淺藍色並有黑色的橫帶,且有明顯的龍骨狀稜起,頭部大而寬,眼睛突出,體鱗粗糙而略成顆粒狀。

 

※藍尾巨蜥原本有兩個亞種,但因為牽扯到更複雜的生物複合種問題,目前已全部分開為不同種且與另兩種巨蜥組成一個藍尾巨蜥家族:

  • Varanus doreanus doreanus (Meyer, 1874) – 指名亞種藍尾巨蜥,已為獨立種(Varanus doreanus)。
  • Varanus doreanus finschi (Bohme, Horn & Zeigler, 1994) – 芬氏巨蜥,已為獨立種(Varanus finschi),產於俾斯麥群島、新幾內亞,也可能在澳洲昆士蘭有分布。
  • Varanus semotus (Weijola, Donnellan & Lindqvist, 2016) – 穆紹島藍尾巨蜥,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穆紹島,且為特有種。
  • Varanus yuwonoi (Harvey & Barker, 1998) – 三色巨蜥,產於印尼的馬哈黑拉島,且為特有種。

 

訪客留言

發佈留言

Shar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