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雨林の毒 — 脈紋樹蛙

雨林の毒 — 脈紋樹蛙

↑ 脈紋樹蛙的體色可以說是變化很大,有時候甚至會被認為是其他種類。

學    名:Trachycephalus typhonius (Laurenti, 1768)、Phrynohyas venulosa (舊學名)

英    名:Veined Tree Frog、Common Milk Frog、Pepper Treefrog、Warty Tree Frog

別    名:毒雨蛙、胡椒蛙、普通乳蛙、疣樹蛙

科    名:樹蟾科 (Hylidae)

分    布:中美洲和南美洲,包括墨西哥、秘魯、巴拉圭、阿根廷、千里達與多巴哥等地;棲居在低海拔的熱帶及亞熱帶旱生闊葉林熱帶及亞熱帶的濕性闊葉林與熱帶亞熱帶草地、稀樹草原和疏灌叢的耕地、牧場、植物園、池塘、蓄水池、淡水沼澤與城市地區。

↑ 脈紋樹蛙廣泛分布於中南美洲,國際貿易的規模很小,目前族群數量非常大。

生態習性:脈紋樹蛙據修羅所知,至少在十五六年前台灣就曾經引進過,來源全部都是中南美洲的野生個體,在當時台灣以“毒雨蛙”的名稱販售,雖然價格很便宜,但直到現在依然只是非常冷門的物種,脈紋樹蛙在夜間通常在樹枝或有大量植被的區域間活動,一旦受到威脅的話會從體表分泌出乳白色而黏稠的有毒物質,這種乳狀的物質不溶於水並含有毒生物鹼,分泌物除了可以防止牠們皮膚乾燥之外,如果不慎接觸到眼鼻黏膜就會產生極度的刺激與疼痛,雖然不至於死,但對人類所造成的黏膜傷害還是要謹慎小心。

 

脈紋樹蛙的飼養方式其實也就跟其他中大型樹蛙類差不多,脾氣也沒有特別不好,只是因為牠們會分泌刺激性的毒液,所以並不建議初學者接觸這種蛙類,不過人工飼養下的脈紋樹蛙這種防禦行為就會減低甚至消失,倒也不用太過擔心;牠們在雨林中移動時會張開四肢的蹼以滑翔的方式跳向其他樹上,每年雨季來臨時的第一次降雨是牠們繁殖季的開始,蝌蚪出生後就可以獨立生活,以牙齒刮下水中的藻類為食,直到37~47天後即會變態為幼蛙,成為蛙類時脈紋樹蛙就會捕食蜘蛛、螢火蟲、蚊子、蒼蠅與飛蛾等昆蟲,對當地的病蟲害防治有一定的益處;而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報告指出,脈紋樹蛙目前沒有遇到重大威脅,雖然牠們也是國際寵物貿易中的一部份,但其實國際交易的規模非常小,相對的能接觸到的玩家也並不多。

形態特徵:屬於中大型的樹蛙,雌蛙大於雄蛙,雄蛙體長(不含後腿)約7~10公分左右,雌蛙體長可達9.5~11.5公分,體色呈黃褐色、棕褐色、紅棕色或淺灰色,腹面可能是淺棕色到奶油色。成蛙的背部通常有一個大的、深橄欖棕褐色到棕色斑點,幾乎佔據了整個背部表面,背部偶爾會出現淺色斑點;頭部寬大,鼻子圓而鈍,鼓膜大而深,直徑為眼睛直徑的50%至80%,身體粗而健壯,背部的皮膚很厚且具有腺體,其中靠近頭部後部和側面的腺體最集中;幼蛙的背部皮膚紋理呈強烈的瘤狀,成蛙的背部皮膚紋理可能呈瘤狀或光滑,前肢粗而短,後腳的蹼比前肢更為發達,蝌蚪的腮比例很大,這是為了適應水池中的低含氧量。

訪客留言

發佈留言

Shar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