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名:Fordonia leucobalia (Schlegel, 1837)
英 名:Crab-eating Water Snake、White-bellied Mangrove Snake、Crab-eating Mud Snake
別 名:白腹紅樹林蛇、白腹沼林蛇、食蟹泥蛇
科 名:水蛇科 (Homalopsidae)
分 布:澳洲北部、印尼和菲律賓沿海地區,橫跨南到東南亞,西至孟加拉和印度西部;棲居在熱帶紅樹林沼澤、濕地與入海口的泥地中。
生態習性:食蟹蛇顧名思義,牠們以螃蟹與蝦等甲殼類為主食而得名,是世界上僅有4~5種會拆解獵物的蛇類之一,當然食蟹蛇偶爾也是會捕食如魚類或青蛙等脊椎動物,食蟹蛇具有獨特的食蟹技巧,牠們會將螃蟹用身體壓住之後先拆解各腿部吞食,再透過纏繞、擠壓與拉扯將螃蟹身體扯碎之後進食,這種特殊的進食行為真可謂是螃蟹界的分屍狂魔。
在產地的紅樹林沿岸,食蟹蛇是很常見的蛇類,而且分布也很廣泛,族群數量還很龐大,常常會出現在蟹農或蝦農的蝦蟹圍塘周圍,白天牠們會躲在螃蟹挖掘的洞穴裡,直到日落時才會外出活動獵食;食蟹蛇是具有後溝牙的蛇類,也具有毒液,不過這種毒液是在捕食時癱瘓螃蟹用的,對一個健康的成人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牠們的個性膽小而溫和,受到干擾時更傾向於逃跑,一般不會輕易咬人。
形態特徵:體長90~100公分,強壯的身體呈圓柱形,頭部與頸部區分不明顯,頭部圓短,眼睛很小且位於頭頂;其體色相當多變,有黃色、橙色、棕色、黑色、深灰色及其他體色斑駁的個體,鱗片很光滑,腹部為白色,尾巴相當短,最特別的是食蟹蛇的下顎已經退化,凹入頭部下方,牠們的鼻孔還帶有閥門,當食蟹蛇潛水時閥門會關閉。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