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澳洲特有 — 盾背板門蛛

澳洲特有 — 盾背板門蛛

學    名:Idiosoma nigrum (Main, 1952)

英    名:Black Rugose Trapdoor Spider、Shield-backed Trapdoor Spider

別    名:黑色皺紋板門蛛、盾背活板門,澳洲黑色板門蛛

科    名:鈍蛛科 (Idiopidae)

分    布:僅分布在西澳洲的西南部;棲居在達令山脈(Darling Scarp)以東和摩爾河(Moore River)以北的乾燥或半乾燥沙漠、稀樹草原與灌木叢中。

↑ 盾背板門蛛在西澳大利亞的分布範圍。

生態習性:基本上盾背板門蛛是一種行蹤很隱密的穴居性蜘蛛,通常棲居在合歡林裡,牠們喜歡在避免洪水氾濫與陽光直射的土坡上、防水牆上築巢而居,而且根據分布區域個體的不同,有的群體會以黏土或砂子為主的區域築巢,有的族群則會在岩縫中的土壤中築巢,但無論是什麼材質,都一定在佈滿落葉堆的環境中,這可能對於巢穴的隱蔽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盾背板門蛛的巢穴可深達32公分以上

在野外,盾背板門蛛是一種機會主義者,牠們捕獵時會依賴自己巢穴周圍的落葉堆、枯樹枝布置細絲以感受獵物經過的震動,主要以小昆蟲為食,包括螞蟻、甲蟲、蟑螂、蜈蚣或飛蛾等,盾背板門蛛所居住的環境濕度很高,棲地也非常潮濕,藉以保護身體快速流失的水分,腹部也因此演化成異常增厚而堅硬,其生態跟斗蛛類或上戶類的蜘蛛習性非常相似。

↑ 盾背板門蛛巢穴的造型相當獨特,很容易辨認,牠們會利用巢穴旁邊的枯枝來感應經過的獵物。

每年的第一場大雨過後便是牠們繁殖季的來臨,雌蛛通常都會待在巢內,幾乎不會出外活動,而雄蛛一旦成熟後在繁殖季時就會離開巢穴跋山涉水尋找雌蛛以便交配,盾背板門蛛成長很緩慢,無論雌雄蛛都要約5~6年才會達到性成熟,雌蛛壽命可能超過20年以上,而雄蛛一旦性成熟並交配過後不久便會死亡,但目前生物學家們還不確定雄蛛是否僅能交配一次或交配數次。

形態特徵:中大型蜘蛛,雌蛛體長可達3公分以上,雄蛛約1.8公分左右,展足約為10公分以上,腹部為厚而堅實的角質層,並有波紋狀的條紋,腹部末端像被截斷般成盾狀或鈕扣狀,雄蛛體型較為流線,腳的比例也較長,適合行走遠程尋找雌蛛,總體外觀很類似芮氏盤腹蛛(Cyclocosmia ricketti)

 

※保育狀態:盾背板門蛛是唯一同時列入西澳大利亞和英國聯邦受威脅物種名單的蜘蛛,可以說是一被發現為新種就受到保護,主要原因是因為就像許多活板門蜘蛛一樣,牠們從干擾中恢復的速度很慢,而且這種蜘蛛一生中不會移動太遠,每年能生產的幼蛛很少,並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熟。

 

◎延伸閱讀:硬幣の尾 — 芮氏盤腹蛛

訪客留言

發佈留言

Shar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