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名:Rhinocheilus lecontei (Baird & Girard, 1853)
英 名:Long-Nosed Snake、Western Longnose Snake、Texas Longnose Snake、Coralillo
科 名:黃頷蛇科 (Colubridae)
別 名:長鼻蛇、鋤鼻蛇、西部長鼻蛇、德州長鼻蛇、墨西哥長鼻蛇
分 布:美國西南部、東南部與墨西哥北部;棲居在海拔1900公尺以下的乾燥沙漠、草原、灌叢與多岩地帶。
生態習性:這種蛇類事實上十幾年前在台灣的寵物市場中就曾經出現過,以前的俗名修羅也已經忘記,疣唇蛇的外觀其實很漂亮,但可能是因為進口的都是野生的成體,也或許因為牠們的食性特殊而不好飼養,到現在為止已經很久沒有再出現過了,甚至連國外也沒有太多的人工飼養紀錄;這是一種穴居性的蛇類,在產地下雨過後常常可以看到這種蛇從地底爬出到道路上,在當地算是一種很普遍的蛇類,在野外,疣唇蛇通常會獵食小蜥蜴、青蛙、體型較小的蛇、其他爬蟲的卵,甚至包含鳥類,但鮮少會捕食小型哺乳類動物。
屬於夜行性的疣唇蛇非常擅長挖掘洞穴,白天時通常會躲在岩石縫隙中或休息或等待獵物,牠們也相當能忍受寒冷。疣唇蛇的個性其實很溫和,被捉住了也只想掙扎逃跑,很少會開口咬人,遇到威脅時牠們會先將肛門外翻,然後扭動身體把頭藏在身體下方並震動尾部威嚇敵人,如果無法嚇退敵人,疣唇蛇就會使出牠們最特別的防禦機制:從尾部腺體噴出帶有惡臭的糞便,甚至從鼻孔跟嘴巴分泌出同樣具有惡臭的血液,這種防禦機制與蜥蜴中的美國角蜥類與澳洲的多刺魔蜥非常相似。
▲疣唇蛇遇到威脅時會從鼻孔與眼睛分泌出具有惡臭的血液,也有可能會裝死,這種防禦機制與蜥蜴中的美國角蜥類與澳洲的多刺魔蜥非常相似
每年春末至夏季的6~8月是疣脣蛇的繁殖期,交配後的雌蛇每次可產下約4~11枚卵,卵在經過45~60天左右即會孵化,觀察到的最長孵化期為90天,剛出生的幼蛇體長約17~25公分,如果氣候夠溫暖,牠們一年甚至可產卵兩次,紀錄中疣唇蛇的壽命大約在15~20年左右,也算是頗為長壽的蛇類了。
形態特徵:疣唇蛇是一種中小型的蛇類,肛鱗一枚,體鱗23~25列,體長約50~100公分左右,最大發現紀錄達到150公分,其身體纖細,頭部長而上顎突出,下顎比上顎短;體色為紅色、黑色及白色,這種外觀與牛奶蛇(Milk Snake)以及珊瑚蛇(Micrurus Species)成員極為相似,不同的是疣唇蛇的乳白色體色上為交錯般的黑色、紅色鞍型斑蚊,並非完整的環紋,不同產地或不同亞種的疣唇蛇體色皆有不小差異,甚至有些個體身上只有黑白色。
▲這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的疣唇蛇個體,你會認為他是加州王蛇(Lampropeltis getula californiae)嗎??
▲疣唇蛇的一個亞種墨西哥疣唇蛇(Rhinocheilus lecontei antoni),也稱安氏疣唇蛇,不過近年來有些學者似乎已經將牠獨立為一個種(Rhinocheilus antoni)。
※疣唇蛇成員僅有一屬一種,但共有三個亞種:
- 西部疣唇蛇 — Rhinocheilus lecontei lecontei (Baird&Girard, 1853)
- 德州疣唇蛇 — Rhinocheilus lecontei tessellatus (Garman, 1883)
- 墨西哥疣唇蛇 — Rhinocheilus lecontei antoni (Zweifel & Norris, 1955)
※延伸閱讀:小小巨人 — 巨型角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