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名:Corucia zebrata (Gray, 1856)
科 名:石龍子科 (Scincidae)
英 名:Solomon Islands Skink、Prehensile-tailed Skink、Monkey-tailed Skink、Giant Skink、Zebra Skink、Monkey Skink
別 名:猴尾蜥、猴尾石龍子、所羅門蜥、斑馬石龍子、巨型石龍子
分 布:各亞種都僅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的所羅門群島,棲息在濕度較高的熱帶雨林中。
生態習性:所羅門石龍子是一種體型很大的樹棲性石龍子,幾乎終生都在樹上生活,也因為如此,其他石龍子科的成員在遇到威脅時尾巴都會有自割的行為,而所羅門石龍子的尾巴非但不會自割,反而特化成如蜘蛛猴般善於纏繞的長尾,以便牠們在樹林間穿梭移動。
所羅門石龍子的行動遲緩,而且有群居傾向;跟其他石龍子不同的是所羅門石龍子是屬於夜行性,而且是完全素食的蜥蜴,在野外牠們通常會吃一些榕屬或藤蔓的果實、葉子、花朵或嫩芽,甚至含有超高濃度的草酸鈣植物,對牠們似乎也沒有影響;屬於胎生蜥蜴,懷孕期約8個月,每次僅產下一隻幼蜥,極少數會產下兩隻,而且跟人類一樣,如果是兩隻的話一定是雙胞胎;雌蜥在懷孕期間會具有攻擊性,剛出生的幼蜥體型已經很大,而且可以獨立自理生活,但因為群居性的關係,幼蜥通常會繼續留在群落中一同生活,約莫一歲左右才會離開自行建立群落,不過也有不少終生都留在原本群落中的案例。
在台灣寵物市場中,所羅門石龍子一直是一種很冷門但其實很有特色的寵物蜥蜴,一向只有少量進口,而且進口的全都是野生個體,近幾年來已經沒有再聽說有引進,而且所羅門石龍子除了繁殖率低之外,牠們幾乎無法被人工繁殖,所以一旦有人工環境生下幼蜥的情況,幾乎都是野外已經懷孕的母蜥,但即便有順利生產下來,幼蜥的存活率也不高,可能也是因為牠們必須群居的關係,所羅門石龍子跟綠鬣蜥一樣,在剛出生時的三天內,幼蜥會先以牠們的胎盤為食物,不會吃其他東西,之後牠們會吃下成蜥的糞便,以建立腸道的消化菌叢,然後才開始正常進食,所以目前在台灣,幾乎沒有幼蜥被生下而存活到成體的案例。
除了繁殖之外,所羅門石龍子在人工飼養下其實並不難,飼養環境幾乎是完全比照高冠變色龍那樣的設置,唯一不同的就是牠們跟綠鬣蜥一樣只吃素,所以人工飼養在食物上就必須餵食各種蔬菜水果,當然陸龜飼料、鬣蜥飼料也可以經常性的提供,餌料上的供給與取得上可以說完全沒有困難度,而因為所羅門石龍子是群居性動物,所以只要飼養空間夠大,所羅門石龍子是可以多隻一起飼養的,特別的是在野外,牠們幾乎都棲息在桑科榕屬的樹冠層上,因為這種植物擁有多樣的果實與樹葉來源,溫溼度方面就必須比照溫帶雨林仿造,溫度白天約攝氏28~32度,晚上為20~25度左右;濕度則要常時達到70%~80%左右。
形態特徵: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石龍子,全長可以達到80~90公分左右,尾巴比例非常長,四肢短而粗壯,擁有一個大而呈三角方形的頭部,雄性更為明顯,強壯的上下顎擁有細小的牙齒,以便於啃食果實或其他植物,長而強壯的尾巴並不會像典型石龍子那般會自割,而是作為在叢林中攀爬與抓握的“第五肢”,指甲彎曲如刀,便於在樹上攀爬,體色為褐色或綠色,並綴有一些不明顯的橫條紋,腹部鱗片為淺黃或不同層次的綠色。
※附 註:所羅門石龍子除了是當地原住民的獵捕食物之外,因為原棲地的濫墾濫伐與寵物市場大量的需求,加上牠們繁殖率很低,所以所羅門石龍子目前已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II(CITES II)保育類動物,產地目前已經禁止野生捕捉的個體出口。
◎所羅門石龍子目前有兩個亞種:
- Corucia zebrata zebrata – 指名亞種,其“鞏膜”為白色,瞳孔則由綠色至橙色至深黑色不等,頭上鱗為五片。
- Corucia zebrata alfredschmidti – 體型稍微短小,其瞳孔顏色為綠色或黃色混合,而且其背部及腹部鱗片都較大,頭上鱗為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