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不同的保育等級系統中,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vers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所發展出來的保育等級(Red List Categories)普遍上已被國際上政府、非政府組織及保育學者使用及接受,30年來已修正多次。
尤其1989年時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SSC)之指導委員會(Streering Committee)建議擴大修正,以使實際保育行動推行更有效益。自1991年到1994年,在物種生存委員會內進行了多次之諮詢及研商後,終於在1994年12月經過IUCN委員會(IUCN Council)通過定案。
在新版本中,最重要的修正內容是儘量減少主觀之判斷,將影響族群生存之各項因子同時納入考量,力求明確及數量化;依照其分級共分八級:
一、 絕滅(Extinct)
二、 野外絕滅(Extinct in the Wild)
三、 嚴重瀕臨絕滅(Critically Endangered)
四、 瀕臨絕滅(Endangered)
五、 易受害(Vulnerable)
六、 低危險(Lower Risk)
七、 資料不足(Data Deficient)
八、 未評估(Not Evaluated)
為利於實際推動保育工作及關心生態保育人士之參考,謹將分級及運用酌予摘要介紹:
一、 絕滅(Extinct, Ex)
除非有合理的懷疑,否則一物種之最後個體已死亡時這個分類群即列為絕滅級。
二、野外絕滅(Extinct In the Wild, EW)
一物種只在人工栽培的情況下生存,或只剩下遠離原分布地以外之移植馴化族群時,這個分類族群即為野外絕滅。若在目前及以往所知或可能之生育地,在適當之時間(考量白天、夜晚、季節及年度變化),兼顧此一分類群之生活史及生活型(Life cycle and Life form)之情況下,進行澈底調查後,沒有發現其個體,則應推斷為絕滅。
三、嚴重瀕臨絕滅(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當一物種在最近期間內在野外面臨即時而且甚高之絕滅危險,符合後列A至E之標準中之任一項時,應列為嚴重瀕臨絕滅:
A. 族群以下列情形之一在減少:
1. 在過去10年或三個世代內(以較長者為準,以下皆同),根據下列各點之一而觀察、預估、推論或感覺到其族群至少減少了80%:
(a) 直接觀察(direct observation)
(b) 適當的豐富度指數(index of abundance)
(c) 分布區域(extent of occurrence)、實際占有面積(area of occupancy)或棲地品質(quality of habitat)劇烈減少或下降
(d) 實際或潛在的開發破壞
(e) 受外來種、雜交種、病原、污染源、競爭者或寄生物之影響
2. 在未來10年或三個世代內,因前述(b)、(c)、(d)或(e)各點情形之一,預期至少會減少80%之族群。
B. 估算之分布區域少於100km2或實際占有面積小於10km2,而且有下列情形之任何二項時:
1. 族群被嚴重隔離(Fragmented)或只分布在單一地點。
2. 經由觀察、推論或預估,下列各項之一仍繼續下降或減少者:
(a) 分布區域
(b) 實際占有面積
(c) 棲地之區域、實際面積或品質
(d) 生長地點或小族群之數目(number of locations or subpopulations)
(e) 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
3. 下列各項之一呈現劇烈之變動時:
(a) 分布區域
(b) 實際占有面積
(c) 生長地點或小族群之數目
(d) 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
C. 估算族群內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250個,而且有下列情形之一:
1. 在3年或一個世代內(以較長者為準),預估族群會持續減少至少25%。
2. 經由觀察、推論或預估,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繼續減少,而且其族群結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a) 被嚴重隔離(例如:小族群之個體數目都很少,而且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50個)。
(b) 所有的個體都生長在一個單獨的小族群內
D. 預估族群內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50 個。
E.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結果顯示,10年內或三個世代內在野外絕種之或然率。
四、瀕臨絕滅(Endangered, EN)
一分類群正面臨野外絕滅之危險,但未達嚴重瀕臨絕滅之標準者,列為瀕臨絕滅。包括下列A至E各種情形之一:
A. 族群數量在下列之一情形減少者:
1. 在過去10年或三個世代內,根據下列各點之一而觀察、預估、推論或感覺到其族群至少減少了50% :
(a) 直接觀察
(b) 適當的豐富度指數
(c) 分布區域、實際占有面積或棲地品質劇烈減少或下降
(d) 實際或潛在的開發破壞
(e) 受外來種、雜交種、病原、污染源、競爭者或寄生物之影響
2. 在未來10年來或三個世代內,因前述(b)、(c)、(d)或(e)各點情形之一,預期至少會減少50%以上之族群。
B. 估算之分布區域少於5,000km2或實際占有面積小於500km2,而且有下列情形之任何二項時:
1. 族群被嚴重隔離或其分布地點不超過5個。
2. 經由觀察、推論或預估,下列各項之一仍繼續下降或減少者:
(a) 分布區域
(b) 實際占有面積
(c) 棲地之區域、實際面積或品質
(d) 生長地點或小族群之數目
(e) 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
3. 下列各項之一呈現劇烈之變動時:
(a) 分布區域
(b) 實際占有面積
(c) 生長地點或小族群之數目
(d) 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
C. 估算族群內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2,500個,而且有下列情形之一:
1. 在5年或二個世代內(以較長者為準),預估族群會持續減少至少20%。
2. 經由觀察、推論或預估,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繼續減少,而且其族群結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a) 被嚴重隔離(例如:小族群之個體數目都很少,而且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250個)。
(b) 所有的個體都生長在一個單獨的小族群內
D. 預估族群內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250 個。
E. 定量分析結果顯示,20年內或五個世代內在野外絕種之或然率超過20%。
五、易受害(Vulnerable, VU)
一分類群在中期內將面臨於野外絕種之威脅,但未達嚴重瀕臨絕滅或瀕臨絕滅之標準者,列為易受害種。包括下列A至E各種情形之一:
A. 族群數量以下列之一情形在減少:
1. 在過去10年或三個世代內,根據下列各點之一而觀察、預估、推論或感覺到其族群至少減少了50% :
(a) 直接觀察
(b) 適當的豐富度指數
(c) 分布區域、實際占有面積或棲地品質劇烈減少或下降
(d) 實際或潛在的開發破壞
(e) 受外來種、雜交種、病原、污染源、競爭者或寄生物之影響
2. 在未來10年來或三個世代內,因前述(b)、(c)、(d)或(e)各點情形之一,預期至少會減少20%之族群。
B. 估算之分布區域少於20,000km2或實際占有面積小於2,000km2,而且有下列情形之任何二項時:
1. 族群被嚴重隔離或其分布地點不超過10個。
2. 經由觀察、推論或預估,下列各項之一仍繼續下降或減少者:
(a) 分布區域
(b) 實際占有面積
(c) 棲地之區域、實際面積或品質
(d) 生長地點或小族群之數目
(e) 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
3. 下列各項之一呈現劇烈之變動時:
(a) 分布區域
(b) 實際占有面積
(c) 生長地點或小族群之數目
(d) 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
C. 預估族群內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10,000個,而且有下列情形之一:
1. 在10年或三個世代內(以較長者為準),預估族群會持續減少至少10%。
2. 經由觀察、推論或預估,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繼續減少,而且其族群結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a) 被嚴重隔離(例如:小族群之個體數目都很少,而且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1,000個)。
(b) 所有的個體都生長在一個單獨的小族群內
D. 族群小或侷限分布,並有下列情形之一:
1. 預估族群內能繁殖之成熟個體數少於1,000 個。
2. 族群侷限分布在小於100km2以內之範圍或生長地點少於5個。如此之族群在短時間內極易受人為活動之影響,成為嚴重瀕臨絕滅或瀕臨絕滅。
E. 定量分析結果顯示,100年內在野外絕種之或然率超過10%。
六、低危險(Lower Risk, LR)
一分類群經評估後不合於前述1至5種保育等級之標準時,列為低危險級。可再分為三級:
1. 依賴保育(Conversation Dependant, cd)
有持續而特別的物種或棲地保育計畫在進行。若其保育計畫停止,則在5年內此一分類群會面臨危險而變為前述各項受威脅之等級。
2. 接近威脅(Near Threatened, nt)
不合於依賴保育級,惟接近於易受害級者。
3. 安全(Least Concern, lc)
不合於依賴保育級或接近威脅者。
七、資料不足(Data Deficient, DD)
由於缺乏完整資料,致無法依據其分布及族群狀況以直接或間接評估其絕種危險之分類群。
他們可能經長期研究,其生物學雖廣被瞭解,但是久缺豐富度及分布之資料。所以「資料不足」不是表示其受威脅程度等級之一。
物種如被歸到此類即表示我們仍需更多的資訊及研究。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如何善加利用已有的資料,尤其在「資料不足」及其他保育等級之間要做選擇時,也要特別注意。
如果某一分類群之分布範圍侷限某些地方或最後之紀錄迄今已有相當長的期間未曾發現,把他們列入受威脅之各等級是很合理的。
八、未評估(Not Evaluated, NE)
未曾依照各項標準(Criteria)進行評估之分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