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 名:Alipes multicostis (Imhoff, 1854)
英 名:Cameroon Flag Tail Centipedes
別 名:巨人羽毛尾蜈蚣、巨人響尾蜈蚣、黑頭羽毛尾蜈蚣
科 名:蜈蚣科(Scolopendridae)
分 布:分布於非洲的喀麥隆、迦納、盧安達與獅子山共和國,棲居在陰暗潮濕的洞穴、岩石或樹皮中。
生態習性:與坦尚尼亞羽毛尾蜈蚣相比,喀麥隆羽毛尾蜈蚣在寵物市場中更為稀有,所以對這種蜈蚣的所知甚少,不過這種蜈蚣與坦尚尼亞羽毛尾蜈蚣相同,其特化成羽毛狀的曳航腳在遇到威脅時,一樣會敲擊地面,發出與響尾蛇一樣節奏的“吧噠吧噠”聲,動作迅速,個性兇猛且神經質。
所有的典型蜈蚣生態幾乎都差不多,除了沙漠種之外,這些蜈蚣身上都缺少一種蠟質保護,自身無法維持體內水分的流失,所以必須長期棲息在濕度很高的土壤或枯木樹皮內,所以飼養蜈蚣的時候濕度的保持十分重要,另外,蜈蚣非常討厭被光線與震動打擾,飼養時請避免過度移動與接觸光源,因為這會使牠們非常焦慮。
坦尚尼亞羽毛尾蜈蚣幾年前台灣開始有持續少量進口,喀麥隆羽毛尾蜈蚣則從未引進台灣,甚至在國外流通也不多,雖然這種蜈蚣分布所在地為半沙漠地區,但多是躲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所以在飼養時依然必須提供較高的土壤濕度,最好維持在70%~80%左右,主要為肉食性,可餵食蟋蟀、蟑螂,體型夠大的話甚至可偶爾餵食一次乳鼠,只要環境適當,食性多樣化,其實並不難飼養。
形態特徵:頭部為黑色,步足為黃色,黃褐色身體的體節間有黑色條紋,其最後一對步足特化成羽毛或稱旗幟狀(Flag Tail)的曳航腳為羽毛尾蜈蚣家族的典型特徵,這可能是體型最大的一種羽毛尾蜈蚣,體型可達16~17公分,有傳言牠們可能可以達到20公分。

※喀麥隆羽毛尾蜈蚣共有四個亞種:
- Alipes multicostis intermedius
- Alipes multicostis multicostis
- Alipes multicostis medius
- Alipes multicostis silvestris
◎玩家們請注意:所有的蜈蚣都具有毒性,雖然絕大多數蜈蚣的毒性無法導致一個健康成年人死亡,蜈蚣咬傷後可能會產生畏寒、發燒、心跳加速、呼吸困難、腫脹與劇烈疼痛等症狀,而具有過敏體質者更需注意,所以在管理飼養蜈蚣時,請務必多加謹慎。
★延伸閱讀:響尾の華 — 坦尚尼亞羽毛尾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