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 名:Chelydra serpentina (Linnaeus, 1758)
英 名:Common Snapping Turtle、Common Snapper
科 名:鱷龜科(Chelydridae)
別 名:平板鱷龜、假鱷龜、擬鱷龜
分 佈:北美洲的東部與中部、中美洲及南美洲西北部。幾乎所有淡水棲地都可見其出沒,甚至也棲居在某些鹹水環境。
生態習性:這是完全水棲的一種龜,除了繁殖或曬太陽所需,牠們終其一生都在水裡活動,活動期於傍晚到入夜之後,卵生,每次產約20~40枚卵,於每年4~5月交配,並在5月初至6月中旬產卵,孵化期約55~125天,5~7歲時達性成熟,雌龜交配後可將精子儲存在體內,並在往後數年利用這批精子授精。磕頭龜的成體為相當高層的水棲肉食動物,幾乎所有能吞下肚的小生物都是其補食對象。雖然磕頭龜的巢極易受到浣熊及其他生物破壞,不過短吻鱷才是本種唯一的天敵。
型態特徵:屬中大型龜類,背甲可達20~40公分,最重可達35公斤以上;橢圓形的的背甲有三條脊骨縱跨頭至尾,甲殼呈橄欖色、黃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有著明顯的疙瘩或小疣,隨著年紀越大,背甲會變得越光滑;腹甲很小,且像麝香龜般呈十字狀,與背甲相比,腹甲的顏色較淺;頸長且粗,頭部相對較大,並有鋒利的嘴喙;尾巴粗長,並有鋸齒狀表皮;頸、腳及尾都佈滿細小的疙瘩或小疣。
寵物市場:作為一熱門的寵物來說,磕頭龜是非常具有魅力的,牠們體型大、個性兇猛,所以一直是爬蟲寵物市場中相當受歡迎的物種,在歐美與大陸寵物業者(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全力培育之下,磕頭龜已被繁殖出多樣的體色,包括白化、黃化、紅化、橘化等各式各樣的顏色,甚至還有擬鱷龜與真鱷龜雜交的品種,當然這些變異個體價格就相當昂貴了。

雖然擬鱷龜價格普遍並不高,但是因為擬鱷龜可以長到相當大,而且成長速度很快,約兩歲的擬鱷龜可能就足以咬斷成年人的手指,所以在飼養之前,飼主必須經過仔細考慮與空間上的規劃,隨意的放生棄養並不是一個飼主負責任的行為,樣樣會嚴重影響到本土原生的生態,請三思。
人為棄養:擬鱷龜本來係因為寵物市場需求而引進,但是因為本種成體後個性兇猛且體型過大,在世界各國已有多數棄養而歸化的紀錄,且已建立一定族群,是強勢的外來種,目前在台灣多次捕捉到人為棄養的擬鱷龜與真鱷龜,已經開始造成本土生態的浩劫,令人擔憂;而且擬鱷龜的咬嚙力道甚強,遭磕頭龜咬到腳趾或手指後果堪慮。
磕頭龜一共有四個亞種,牠們分別為:
- Chelydra serpentina serpentina (Linnaeus, 1758) – 擬鱷龜,分佈於美國及加拿大。
- Chelydra serpentina osceola (Stejneger, 1918) – 佛州擬鱷龜,分佈於佛羅里達州及週邊國家。
- Chelydra serpentina rossignoni (Bocourt, 1868) – 墨西哥擬鱷龜,分佈於墨西哥。
- Chelydra serpentina acutirostris (Peters, 1862) – 南美擬鱷龜,分佈於墨西哥以南至厄瓜多之間等諸國。
※附 註:雖然擬鱷龜之間還有著明顯的形態學差異,但是從遺傳學方面來講,牠們的基因差異並沒有達到亞種級的水準。所以從2008年之後,不再分為四個亞種,而是各自成為獨立種,而Chelydra serpentina osceola佛州擬鱷龜則併入與Chelydra serpentina同種。
◎延伸閱讀: カメの王者 — 鱷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