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侏儒の蟒 — 珀茲星蟒

學    名:Antaresia perthensis (Stull, 1932)

英    名:Pygmy Python、Ant Hill Python

別    名:蟻丘蟒、侏儒蟒

科    名:蟒蛇科(Pythonidae)

分    布:主要分佈在澳洲的西澳大利亞洲的西北部與沿海島嶼,棲居在澳洲最炎熱的乾燥沙漠地帶與一些海岸地區。

↑ 珀茲星蟒主要分布在西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這裡以極端炎熱的氣候而聞名。

生態習性:珀茲星蟒分布在澳洲極端炎熱的地方,日夜溫差也很大,所以夜行性可以避過白天炎熱的氣溫卵生,每次產下約5~8顆卵,常常會將卵產在白蟻丘中,約2~3個月後即會孵化,出生後的幼蛇在三年後可達到性成熟。棲息在岩石下及有刺的草叢中,常常發現於白蟻丘內,之所以牠們有時會被稱為“蟻丘蟒(Anthill python)”;幼年的珀茲星蟒通常以小蜥蜴、石龍子、壁虎或更小的蛇類為食,成年後牠們食性轉變,開始捕食小型哺乳類,更會用獨特的方式獵食蝙蝠

這是在寵物市場中比較少見的品種,目前僅准許輸出至美國,人工飼養下,珀茲星蟒相當強壯且可很快變的溫馴,雖然牠們在野外幼體與成體食性不同,但人工飼養可僅餵食小白鼠沒關係,空間上其實不用準備太大的箱子,放置一個小水盆與遮蔽物,環境應保持較為乾燥,溫度保持在攝氏27~38℃之間即可,牠們可以很容易的在人工環境中進行繁殖,而人工飼養下牠們的壽命可長達15~23年。

形態特徵:這是世界上最小的蟒蛇,更是侏儒蟒屬(Antaresia)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其體色為相當鮮豔的磚紅色或橘紅色,也有淡黃色和棕色的個體,身上並佈有比底色較深的斑點,腹部為乳白色,頭部短小並呈三角形,體長約30~60公分,重約200公克;剛出生的幼體體長僅17~20公分,重也僅約4公克。


※附    註:
珀茲星蟒目前在澳洲分布的狀況仍算普遍,人為的採礦與旅遊對牠們的影響並不大,商業性的輸出與走私才是珀茲星蟒的主要威脅。牠們的學名「Perthensis」源於其分布地西澳大利亞州的首都珀斯,可是珀斯當地卻並非珀茲星蟒的實際分布地,當初的命名是一種謬誤。

訪客留言

發佈留言

Shar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