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林 春 富
一、前言
在臺灣的野生動物名錄中,屬於蟾蜍科的兩棲類有兩種:分別為盤古蟾蜍與黑眶蟾蜍。然而在文獻的記載中,還有一種蟾蜍曾經立足過臺灣,那就是具有快速拓展力且舉世聞名的海蟾蜍。由於本島曾於1935年,由日人自夏威夷島引進海蟾蜍到臺南地區以做為蔗田生物防治之用。其當初引入的時代背景、原因與過程,以及目前是否在野外還能再被發現?本文將有所探討。
二、引入的時代
談到海蟾蜍的引入,則必先談及臺灣農業的發展,隨著蔗田產業的興起,才會有引入蟾蜍做為生物防治的事件。
因為臺灣屬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相對濕度也很高,全年都有不同的農作物可栽培從1894年中日因朝鮮問題引發甲午戰爭簽下「馬關條約」後,將台灣、澎湖讓與日本。
日人領台,即設「台灣總督府」統治台灣,並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經營台灣,而真正有計畫性的農業量產,乃是在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任內,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來推動,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食糖缺乏,糖業自然成為日本政府蓄意經營的殖民產業。於是在1900至1910年間政府相繼成立台灣製糖、明治製糖、大日本製糖及鹽水港製糖等株式會社,在此同時;於1901年在大目降(今台南新化鎮)設置「甘蔗試作場」;1906年改稱為「糖業試驗場」;1932年將它提昇到「糖業試驗所」,所址則遷到台南市。
當時為提高農業產量,於是將海蟾蜍引入本島。臺灣光復後,該所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屬於經濟部所屬之國營事業,後經多次變遷,調整其推廣、研究、企業經營等因素,直到今日則稱為「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三、引入的原因
在甘蔗田的耕作中,蔗龜及金龜子類的幼蟲(grubs)常躲藏在甘蔗的莖部裏面,吸咬作物;而成體則會咬食莖葉,導致作物的產量下降。所以當時的糖業試驗所有鑑於世界各國紛紛引入蟾蜍作為生物防治之用,且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尤其以1932年PuertoRico在為國際蔗糖科技人員舉辦第四屆年會中談到:該國自1920年時引入12隻海蟾蜍繁衍,如今作物害蟲已經不是問題了。從此之後,各國紛紛仿效。在引入的過程中,由於夏威夷離西南邊的太平洋群島很近,所以很多該區的海蟾蜍均由此地引入,因而播遷開來。
四、引入及飼養經過
而在1935年9月,日人高野秀三首先對夏威夷引入的17隻雌蟾蜍及15隻雄蟾蜍進行飼育、繁殖之研究(Takano,1936),其報告顯示:其飼養的方法為以燈誘集昆蟲,並投以各類昆蟲飼養以模仿野外環境,以利將來野外放養之用。其飼養的過程中共產13堆卵,每堆卵數約17,000粒,並在其孵化的過程中,找出最適合卵發育的條件(含水溫、水質、食料等)。
一直到變態成小蟾蜍後,其飼養方法亦如成體,只是另外再用捕蟲網採集小昆蟲以為餵食小蟾蜍。當時本島西南沿海多鹽田,整個台南州(含雲林、嘉義、台南等地)亦為本島鹽業中心。
在高野秀三1937年的報告中顯示(Takano,1937):如此鹽分地帶其地下水鹽分高達1.8%(樣本取自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若以原液飼養蝌蚪,將導致蝌蚪在2.5小時內死亡;但如果將它稀2/5(鹽分約0.7%),蝌蚪將可完成變態的過程而成為小蛙,但如果只以蒸餾水飼養也會導致蝌蚪無法成長。
顯然地下水中含有各種不同濃度的無機鹽類,例如:Nacl、KCl、MgSO4、CaCl2、Na2SO4等。報告中也指出CaCl2為蝌蚪成長中最重要的無機鹽類。在了解到飼養的水質後,高氏開始對蝌蚪及蟾蜍的生態習性進行研究,從蝌蚪的飼養,以及不同溫度、濕度、水深對蝌蚪行為的影響等,找出最佳的培養條件,然後將剛變態的小蟾蜍與大蟾蜍分開飼養,以避免同類相食的情形發生。一般而言在27度C下,蝌蚪約22天可變態成為小蟾蜍(Takano,1939)。
五、後記
本中心於1998~1999年間在臺南縣兩棲類資源調查中,曾拜訪了位於臺南市的「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即當初高氏的實驗地點),並經由所內資深顧問鄭先生的證實確有再引入海蟾蜍且放養野外一事。然在該次資源調查中,在臺南市邊境的蔗田有虎皮蛙、澤蛙、小雨蛙等兩棲類,但並未發現海蟾蜍,至於此物種是否還存在本島,則有待繼續於蔗田調查才能確認。
Tyler(1994)也曾在AustralianFrog一書中提及對於台灣引入海蟾蜍做為生物防治一事。而日人在台灣光復後,於1949年將海蟾蜍引入日本做為生物防治之用,由於其適應力較強,增殖較快,目前也成為日本的外來種兩棲類之一(松井孝爾,1994)。此失落的蟾蜍其目前在野外的消長情形及生態狀況仍然是個謎,後續的追蹤也許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