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森蚺家族 — 黑斑水蚺

學    名:Eunectes deschauenseei (Dunn & Conant, 1936)

英    名:Dark-spotted Anaconda、De Schauensee’s Anaconda、Deschauensee’s Anaconda

別    名:黑斑水蟒、黑斑森蚺、暗斑森蚺、巴西水蚺、德氏水蚺

科    名:蚺蛇科 (Boidae)

分    布:南美洲東北部的巴西、蓋亞那與法屬圭亞那沿海地區,也可能分布於蘇利南邊界,但尚未被證實。棲居在海拔300公尺以上的沼澤或洪水氾濫的熱帶雨林中。

▲黑斑水蚺棲地分布圖。

生態習性:黑斑水蚺是一種比較罕見的森蚺品種,目前對牠們的生態習性所知還並不多,已知牠們屬於半水棲蛇類,以哺乳類、鳥類與魚類為食,每年約六月~八月乾季即將結束前是牠們的繁殖期,雌蛇每次約可下3~27條仔蛇,剛產下的幼蛇體長約50~60公分左右,黑斑水蚺在野外的壽命約10~15年,但在人工飼養紀錄壽命可達23年以上,而且目前只有動物園等機構飼養,似乎尚未在寵物市場中出現。

形態特徵:這是一種體型大而笨重、行動緩慢的蟒蛇,其背部與兩側呈棕黃色,腹部為乳黃色;身體與兩側皆佈有大型橫向的黑色斑塊。雌性體型約3公尺,最大可達4.5公尺;雄性體長最大約達1.1~2.1公尺,雌性體型大於雄性,其模式標本發現於巴西的馬拉若島(Marajó)。

 

※附   註:這種蟒蛇最初在1924年時被捐贈給美國費城動物園,當時還不知道這是新種,但直到1936年才正式被描述;雖然黑斑水蚺目前在巴西族群數量涵蓋很廣,但是亞馬遜熱帶草原正因高度農業擴展,使得黑斑森蚺的棲地迅速縮小,是否需要保護,尚待進一步研究評估。

 

訪客留言

發佈留言

Shar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