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特有種 — 蛇島蝮

學    名:Gloydius shedaoensis (Zhao, 1979)

英    名:Chinese Pit-Vipers

別    名:黑眉蝮蛇

科    名:蝰蛇亞科 (Viperidae)

分    布:中國大陸的特有種,主要分佈於遼寧省的遼東蛇島,大連市北面的瓦房店和沈陽市附近的千山有小量分佈。棲息在灌叢、草地、森林、多岩地帶甚至道路上。

生態習性:本種目前成體和幼體在人工條件飼養下已可以成功存活,並安全過冬。但是蛇島蝮只吃小型鳥類和老鼠,不以魚、蛙或小雞為食,屬於胎生,但幼蛇和成蛇的人工餌料問題尚待解決,所以目前進行大量繁殖頗有難度,對水份、水質的需求也很高。

蛇島又名小龍山,以盛產蝮蛇而得名,在遼東半島南端的渤海中,大連市旅順港西北約25海浬。該島離大陸最近距離7海浬,面積0.7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5公尺,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190天左右,年降雨量約600公釐。有植物二百多種,昆蟲和鳥類各一百多種,沒有兩棲類分佈,而且除蛇島蝮外無其他爬蟲類。一些小型鳥類是蛇的主要食物。每逢5月和9月前後,有大量遷徒鳥類來到時,蛇類大肆活動。從11月中旬至翌年的4月中旬,蛇進入天然岩洞中冬眠。在島上基本無天敵。

形態特徵:中型毒蛇,最大體長紀錄為99公分,身體前半段背鱗23(少數為24~25)行,腹鱗150~164枚,尾下鱗32~47對,各鱗均具稜脊,但最下一行僅有部分鱗片微稜;黑色頰紋較窄,僅佔大型頰鱗的上半部分,其上緣無白線鑲邊而下緣具明顯的3段稍彎曲白邊;兩側上唇鱗均8枚,有時有一側為7或9枚;體背中段具X形深色斑紋。


※保育狀態:
目前已被列為中國瀕危動物紅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 蛇島蝮與其亞種、親屬種的分布範圍圖。

 

※附    註:蛇島蝮於1979年被趙爾密正式命名,在此之前蛇島蝮曾一度被誤認為同科蝮亞科亞洲蝮屬的中介蝮(Gloydius intermedius)。事實上目前關於蛇島蝮(或亞洲蝮屬)的分類、亞種與否還是很複雜,也有可能哈里氏蝮(Gloydius halys)烏蘇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長島蝮(Gloydius changdaoensis)甚至中介蝮等都是亞種之一,

 

訪客留言

發佈留言

Shar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