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寫過一篇世界十大劇毒蛇,後來發現根本完全不對,但是香港大陸卻爭相轉貼。
這一篇是重寫的,因為這篇其實應該稱為澳洲十大劇毒蛇,而不是全世界的蛇類,我希望各位爬蟲愛好者們能重新正確的認知,在此說聲抱歉了。
第一名:內陸太攀蛇(兇猛太攀蛇)
學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型態特徵:體長約兩公尺左右。棲息於乾燥平原、草原,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毒性:內陸太攀蛇是陸地上最毒的蛇。內陸太攀蛇的毒液使受試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絕對量(LD50)只有0.021mg/kg,但排毒量達12.5mg~40.0mg,比響尾蛇毒性強300倍,約相當於眼鏡王蛇的20倍,與鉤鼻海蛇(Enhydrina schistosa)的致死情況與不相上下,在動物毒素學上足以排到前十位。它每咬一次受害者,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時內毒死20噸的獵物,這相當於25萬隻小白鼠、100個成年人或兩頭非洲大象的重量。內陸太攀蛇的毒液在短短的15秒內可以完全殺死一成年人。
第二名:棕伊澳蛇
學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不含南部)及新幾內亞南部。
型態特徵:體長為1.5~2.7公尺,身體為褐色或紅色,有平滑的鱗片、寬闊的頭部及大眼睛。
毒性:很強,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內。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脅,在發動攻擊前會先撐平窄窄的頸部皮摺及抬高身體前部。
第三名:普通太攀蛇、沿岸太攀蛇
學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澳洲北部、新幾內亞 ,體長約兩公尺。
型態特徵:體長為2-3.6公尺,體色為烏黑色或褐色,並有一條沿著背脊的橘色條紋。
毒性:太攀蛇是世上最毒、連續攻擊速度最快的蛇,快的程度可以讓你雙眼看不見,牠的一咬的烈性毒素約有110毫克,毒液能殺死100個成年人,500,000隻老鼠。這種蛇與其它蛇不同,一般的蛇攻擊時都會咬著獵物不放,而將毒液注入,但太攀蛇只要咬一口就能將毒液注入,所以亞洲太攀蛇會先咬一口,就會立即後退看看情況如何,等到獵物倒下太攀蛇就會上前將其吃掉。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東部虎蛇)
學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型態特徵:體長約兩公尺。棲息於樹林、草原,以鳥類、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毒性:東部虎蛇的毒液產生量大,平均可達35毫克,記錄產量為180mg。東部虎蛇毒液含有突觸前和突觸後神經毒素、肌肉毒素和促凝血劑。咬傷會導致癱瘓、血液不凝固和肌肉損傷,並可能導致腎衰竭。
第五名:本島虎蛇(Mainland Tiger Snake)
學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半乾燥區域。
體長:體長約1.3~1.6公尺。蛇身厚實,頭部寬大,身體呈淺暗橘黃色或茶色,並伴有黃綠色、灰色或橘褐色的環紋。
毒性:虎蛇毒液含有強效促凝血毒素,會導致被咬傷者出現毒液誘發的消耗性凝血病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這種危及生命的病症是澳洲蛇咬傷最常見的嚴重後果。毒液還含有突觸前和突觸後神經毒素,約三分之一的咬傷病例會發生全身性神經毒性。一小部分咬傷病例會出現肌肉毒性,這是毒液中磷脂酶 a2 毒素的結果。
第六名:黃唇青斑海蛇
學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東北部
資料:體長約兩公尺。棲息於海洋,食物以魚類為主,卵生。
疑問:黃唇青斑海蛇就是巨環海蛇??這是哪裡來的數據,雖然我心中存疑,但也只能暫且如此。
第七名:Tiger Snake(另一種虎蛇)
學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東部
體長:體長約1.2公尺。棲息於樹林、草原,以兩棲類為食,胎生。
毒性:虎蛇可以分泌強烈的神經毒素、凝固劑、溶血素及蛇類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躋身世界最強烈的蛇毒之列。被虎蛇所咬後,除了傷口劇痛之外,從傷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會令足部及頸部出現痛楚,身體感到麻痺、出汗,隨即開始呼吸困難及局部肢體癱瘓。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療的話,致命率仍高達45%。
第八名:黑虎蛇(Black Tiger Snake)
學名:Notechis scutatus ater
分布:澳洲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
體長:體長約1.2公尺,幼蛇一年可以蛻皮十幾次。棲息於沙丘、海灘、草叢等地,以兩棲類、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毒性:被澳洲一帶毒蛇所咬的治療方法,大致上相同。一般而言,為了有效抑制蛇毒在淋巴系統擴散,治療初步都會使用「壓力穩定法」(Pressure Immobilization Method)。治療時會在被咬的傷口附近縛上寬闊的繃帶,並把整個肢段(手或腳)都緊緊包裹著,並以木板加以固定。如果在蛇咬傷口附近有留下痕跡的話,蛇毒便可能得到確認,並能施以針對性的治療。抗蛇毒素(或血清)的存在大大減少被虎蛇所咬傷的致命率,目前由虎蛇咬擊所致的死亡數字,已經被另一種毒蛇褐蛇所超越了。
第九名:南棘蛇,又名死亡蝮蛇(Death Adder)
學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體長:體長约40-50公分。棲息於乾燥多石的灌木林,以鳥類和小型哺乳动物為食,胎生。
毒性:這是世界上攻擊速度最快的毒蛇之一,體型看起來像是蝮蛇,但事實上牠們是真正的眼鏡蛇科,擁有強烈的神經毒素。
第十名:東伊澳蛇(西部擬眼鏡蛇)
學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體長:體長約1.5公尺。棲息於樹林、草原、沙漠等地,以小型爬蟲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毒性:“毒蛋白:作用於運動神經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痹,與箭毒素作用相同。心臟毒素:為細胞毒性,動物實驗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縮,使血壓下降,也會破壞局部組織引起細胞壞死及局部紅腫痛。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質,而引起間接溶血作用。”
※修羅碎碎唸:澳洲是全世界面積排行第六大的國家,而澳洲大陸,真的是一個非常奇妙的地方,在那邊,不僅有全球最大的岩石艾爾斯岩(Ayers Rock),也就是烏魯魯(Wuluru),更是全球生物多樣性超級國家之一,同時也出產了幾種全世界最毒的爬蟲類,也還有趨同演化下的南棘蛇(趨同演化案例:因為澳洲不產蝮蛇與蝰蛇,所以某些地方的眼鏡蛇科成員演化成型態與生態都幾乎像蝰蛇的品種,例如南棘蛇 Death Adder),當然也有北棘蛇(Northern Death Adder),不過牠也僅產澳洲。
這是澳洲大陸對我最迷人的原因,也是我覺得這一生絕對要去造訪的地方(還沒去過,最近很夯的澳洲打工渡假,我想我也超齡了…….),看起來好像全世界最毒的東西都跑到澳洲去了,但其實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澳洲大陸算是古大陸,所以它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被孤立了,生物經過長期的獨自演化之下,也造就了澳洲最獨特的自然生態。
此外,也因為澳洲大陸至少有七成都是沙漠地區,在極端環境裡面,生物必須生存,沙漠中物資匱乏,當然一有機會就不能放過,一定得秒殺,所以世界最毒的生物都會在這也不奇怪;不過澳洲虎蛇算是我認知中在澳洲最特別的蛇類了,其實當初牠們都是同一種並沒有亞種,卻可以發展出至少三種生態習性與型態,有趣的是連毒液成分都不一樣,生物進化論奇妙至此,我想當初達爾文也沒有預料到吧。
其實澳洲的生活跟紐西蘭差不多,也跟美國一些鄉村生活差不多了,我的一個朋友的弟弟移民澳洲,他跟我說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在澳洲除了主要城市,其實絕大部分的人都沒夜生活的,很多真的都是過著鄉村農民生活,去個Super Market都要開車至少十幾二十分,更別說什麼7-11還是三小夜店了,其實我覺得這倒是跟我在雲林生活時也沒差多少~~~XXDD
※延伸閱讀:
15秒殺死一個成年人……天啊!連回想一生都做不到,不過如果命中註定真的會被毒蛇咬死,那我會選擇兇猛太攀蛇~~
哈哈哈哈~
如果根據完全自殺手冊的說法,其實最沒痛苦的死是上吊。
想請教
Inland Taipai 的毒約”相當於眼鏡王蛇的200倍”的說法,來源是哪裡?因為我看到墨爾本大學AVRU的LD50報告,應該約是22倍.
http://www.avru.org/general/general_mostvenom.html
謝謝.
應該是,我多寫了一個零……………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