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朋友說想要蜈蚣,所以我這天才上山的,不過其實我也很久沒到山上了,反正四獸山離我家很近,只不過這裡野狗真的很多,晚上都會變成狂戰士………..。
剛好我的一個徒弟說也想跟我一起去,就想算了也不用想那麼多,上去走走也好,而蜈蚣這次確實是抓到了,其實並不難抓,不過朋友說來不及不需要了,所以我拍幾張照片就放掉了…………..= =
然後在一顆樹根底下看到一群還不算少的蕈類,我對蕈類並不很熟,也不敢隨便亂吃,但是它們看起來確實很可口……………..= =
於是我將此蕈類照片傳給一位對植物與菇菌類比較有研究的老師看看,結果他說這居然是俗稱柳松菇的田頭菇(Agrocybe praecox)耶!!!!
但奇怪的是,我查了一下資料,田頭菇通常生長在中海拔以上,但四獸山海拔根本沒這麼高,而且我看到的這種它的蕈柄上也沒有明顯的褐色菌環,所以…….如果用分部區域來判斷的話,應該比較可能是柱狀田頭菇(Agrocybe cylindracea)。
一隻晚上在樹枝上睡覺被我吵醒的雌性黃口攀蜥(Japalura polygonata xanthostoma)。
寬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若蟲,快要接近成蟲了。
因為山區開發太嚴重,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在四獸山看到蛇蹤了(還是我根本就這幾年都很少來了?),不過依然也只是很常見的大頭蛇(Boiga kraepelini),而且牠老兄掛在不低且有點距離的樹上,又隔著鐵網,實在無法用手機拍的清楚,隨便吧,我也懶的抓牠下來……………。
剛好看到某種鬼蛛應該在準備交配,公蛛正在很小心的接近母蛛,不過公蛛體型太小,被風吹得根本拍不清楚了。
迷你版的公扁鍬形蟲(Dorcus titanus sika),低海拔的蟲真的越來越小,這隻了不起四五公分而已吧。
落地生根(Kalanchoe pinnatum),生命力很強的植物,而且可內服外用。
掛在鐵網上的山藥(Dioscorea opposita),鐵網裡面就是一片私人菜園,所以會有山藥也不意外。
洋落葵(Anredera cordifolia),就是一般俗稱的川七,用途我想不用多介紹了吧??
這種三十幾年前就已經在台灣歸化的植物,野外多的不得了,根本不用特意尋找(不過我會覺得落葵應該比這個好吃,只是分布數量比洋落葵少些)。
一直沒注意虎山溪旁有這麼一個不小片的蛇莓(Duchesnea indica)聚落,只是目前連花都沒幾朵冒出來,當然連果實都沒得吃了。
虎山溪裡面居然有田螺、溪魚溪蝦和黑殼蝦,連蜆都有,看來可能是因為這裡是著名的賞螢步道,有人刻意在這邊整哩,而且乾淨了好多,也有許多禁止亂丟垃圾的告示牌,我很期待。
最後是美麗的大鳳蝶(Papilio memnon heronus)雄蝶,那藍色真的很美。
到四獸山探訪生態,真的不要想說能看到什麼稀有的動植物,有時也許會巧遇,現在環境根本破壞的太嚴重了,溪水被山上土雞場、民家接的亂七八糟,還有整條路被民中私自封起來,如果你們是合法申請,我實在不知道政府是怎麼能讓你們過的,根本官商勾結。
以前這裡還有台北樹蛙、青蛇(聽居民說現在應該還有)、梭德氏游蛇甚至黑眉錦蛇、草花蛇、花浪蛇、赫爾斯特上戶,現在我想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不過如果用一種輕鬆的心情,偶爾上來隨意走走,拍拍一些常見的生物,相信大家還是不難發現自然界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