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縱橫非洲草原的非洲象,原來有兩種--生活在叢林的Loxodonta cyclotis,以及生活在稀樹草原的Loxodonta africana。
科學家長期以來就一直在爭論非洲象究竟是一種還是兩種。非洲叢林象和草原象長得不太一樣。叢林象生活在非洲西部叢林中,有較長較直的長牙,還有較圓的耳朵;;生活在非洲南部及東部的草原象重達七噸,是叢林象兩倍大。可是之前有研究利用粒線體DNA發現,叢林象和草原象在50萬年前都還有雜交。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族群遺傳學家David Reich等人,利用比較基因體學的方法,把兩種非洲象,還有絕種的猛瑪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和乳齒象(Mammut americanum)的基因體作了定序,比較結果發現叢林象和草原象在2百60萬到5百60萬年前就分了家,這和非洲象及亞洲象分家時間點不多,比原先想像的還長。就像亞洲象和長毛象一樣,叢林象和草原象應該也算是不同物種。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遺傳學家Thomas Gilbert表示,這個研究幾乎對這問題提供了蓋棺定論的結論。
而粒線體DNA的證據指出叢林象和草原象最近仍有雜交,而且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的現象,可能可以從母象的社會行為解釋。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保育遺傳學家Alfred Roca指出,母象傾向在出生地待著,而公象則會浪跡天涯。母叢林象可能和四處遊蕩的公草原象接觸。長時間過後,叢林象的基因庫會出現草原象的基因,但是粒線體DNA卻還是叢林象的,因為粒線體DNA是母系遺傳的。他們也發現草原象及長毛象的遺傳多樣性較低,叢林象的遺傳多樣性最高,亞洲象則介於中間。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保育遺傳學家Sergios-Orestis 表示,這個研究對非洲象的保育工作大有助益,因為現今非洲象的保育計畫中,非洲象被視為有兩個亞種(L. africana africana和L. africana cyclotis)的一個種,可是兩種非洲象顯然面對不同的生存壓力。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Samuel Wasser表示,數量僅有2萬的叢林象的保育工作,應該比數量有50至60萬的草原象還優先。
原學術論文:
1. Rohland, N. et al. Genomic DNA Sequences from Mastodon and Woolly Mammoth Reveal Deep Speciation of Forest and Savanna Elephants. PLoS Biol. doi:10.1371/journal.pbio.1000564 (2010).
2. Murata, Y. et al. Chronology of the extant African elephant species and case study of th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small African elephant with th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method. Gene 441, 176-186 (2009).
參考來源:
- Nature News – African elephants are two distinct species
- ScienceNOW – Researchers Split African Elephants Into Two Species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12/researchers-split-african-elepha.html?ref=hp
- The Scientist – African elephants: 2 fo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