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時報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林務局委託師大生物系教授王穎團隊,針對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生態監測調查,在卓溪鄉太平溪源頭發現阿里山山椒魚,為目前所知分布的最東端!
而調查當中也透過自動攝影機,拍到大冠鷲、台灣水鹿及台灣獼猴、山豬洗泥巴浴的畫面,十分珍貴。
太平溪源頭翻找發現
台灣山椒魚科共有五種,阿里山山椒魚是五種當中分佈範圍最廣的,林務局委託師大研究團隊,在進行太平溪源頭魚類調查時,溪中翻找到阿里山山椒魚。
該地海拔高度二千八百七十四公尺,為目前所知阿里山山椒魚分佈的最東端!學界目前研究,阿里山山椒魚分佈區域北起丹大山、南至北大武山海拔二千公尺以上山區,研判該地海拔高度跟環境,極有可能存在兩種以上的山椒魚。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該局歷年來委託學者進行生態調查,首度發現有阿里山山椒魚出現。山椒魚屬於冰河孓遺生物,只存在於海拔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這筆發現紀錄彌足珍貴,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生態調查。
林務局委託師大教授王穎的研究團隊,從九十八年四月起從瑞穗林道、玉里中平林道深入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內,進行六次保護區內調查及一次的太平溪魚類調查,保護區範圍內,共記錄哺乳類十三種、鳥類八十六種、爬行類十二種、兩生類七種,其中林雕、熊鷹及阿里山山椒魚等三種,為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
此外,研究團隊也沿著瑞穗林道一路架設六部自動攝影機,拍攝一萬一千兩百六十九小時的畫面,拍到水鹿、山羌、台灣長鬃山羊、台灣野豬及獼猴,還從這些紀錄當中,發現水鹿、台灣長鬃山羊都是晝夜均出沒,以晨昏時段為高峰,台灣獼猴則喜歡早晨覓食活動。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