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名:Pandinus imperator (Koch, 1841)
英 名:Emperor scorpion、Imperial Scorpion
別 名:非洲巨蠍、非洲雨林蠍、帝王蠍、真帝王蠍、將軍巨蠍
科 名:蠍子科 (Scorpionidae)
分 佈:分布於非洲中部及南部,包括貝寧, 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 、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賴比瑞亞、塞內加爾、賽拉里昂、索馬里、蘇丹、坦桑尼亞、多哥共和國等地。
生態習性:本種是棲息於高溫高濕度環境的夜行性雨林蠍種,但偶爾也會在稀樹草原中發現,喜歡躲在陰涼潮濕的洞穴、落葉堆、岩石下或廢棄的白蟻巢中;成長速度較為緩慢,胎生,性成熟大約為三年,性成熟後也需一至三年才能進行繁殖,但全年皆可嘗試繁殖,懷孕期約9個月,每次可產下約10~12隻幼蠍,體型夠大的雌性可產下超過20隻。
帝王蠍的性情凶悍而動作迅速,並具有領域性,但在人工飼養下會顯的膽小且神經質,攻擊行為也會降低;具有毒性但並不強,除敏感性體質之外,一般被螫咬只會紅腫刺痛,並不足以影響健康或致命。食性相當廣,只要吃的下的東西牠都會獵食,但只限於會動的獵物,飼養時環境必須永遠保持適當的溫度與溼度,溫度方面一般在26~29℃,夜間保持在21~26℃,溼度維持在80~95%之間。餌料方面可餵食蟋蟀、蚱蜢與麵包蟲,體型夠大時可餵食乳鼠或小白鼠。
根據學者推測,帝王蠍的壽命約可存活達15年以上,但野生個體通常少於10年,而人工飼養紀錄則平均只約5~8年。
型態特徵:體長20~30公分,最大紀錄據說可達40公分,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蠍子。體型較粗而圓,甲殼又黑又硬,螯肢(或者稱鉗肢)呈半圓形而且表面十分粗糙各凹凸不平,有很多凸出的圓點。尾端呈暗紅色。
辨別非洲帝王蠍的性別並不難,主要可透過其腹部櫛狀器(Pectines)的大小比例來辨識,圖為左雄右雌,櫛狀器不僅是雨林蠍種性別主要的辨識特徵之外,也是蠍子重要的感覺器官,上面具有很多的神經末梢,可以用來識別異性與調節身體平衡。
※保育狀態:目前列為( CITES 附錄二 )瀕臨絕種動物,帝王蠍是少數被列入華盛頓公約中的蠍子之一,每年有約十萬隻從西非出口到外地作為寵物,顯示國際貿易已對野外族群造成直接的威脅,加上近年來非洲熱帶雨林的面積不斷縮小,野生族群的前途並不樂觀。目前雖無滅絕危機,但有嚴加保護的必要。
真假帝王蠍分辨方法 | ||
非洲帝王蠍 | 亞洲雨林蠍 | |
體形 | 體型較粗而圓,可以長到 25 公分以上 | 較消瘦而流線,可以長到約 20 公分 |
螯肢 ( 俗稱鉗 ) | 呈半圓形而且表面十分粗糙各凹凸不平 | 較小並十分光滑 |
尾端 | 紅色 | 黑色或灰色 |
生長速度 | 較慢 | 較快 |
壽命 | 較長 | 較短 |
※延伸閱讀:隱の霸者 — 獨裁巨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