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名:Eutropis multifasciata (Kuhl, 1820)、Mabuya multifasciata (同種異名)
英 名:Common Sun Skink、Many Striped Skink、Many-lined Sun Skink
別 名:多紋南蜥、太陽石龍子、多線真稜蜥
科 名:石龍子科 (Scincidae)
分 佈: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省與海南省、新加坡、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印度、印尼、新幾內亞甚至於澳洲,地理分布相當廣泛。本種在台灣於1992年才被發現,其後便不斷有其發現紀錄。
生態習性:多線南蜥屬於日行性胎生蜥蜴,每次產下約5~9隻幼蜥,多棲息於200~1500公尺左右的中低海拔開闊地區,常見於灌叢、紅樹林、山坡地、農地甚至居家周圍的花園中,不甚怕人;多線南蜥體格健壯,非常容易飼養也易於馴化,但雄性具有領域性,不適合多體飼養,幼體無此現象,但約一個半月後的個體便會有相殘的狀況發生,所以必須提供較多的餌料。
本種較偏雜食性,食性非常廣泛,人工飼養的話飼料方面可提供蟋蟀、蟑螂、大麥蟲、冷凍紅蟲、香蕉、雞蛋、甚至貓狗罐頭都可以餵食,通常都照單全收,但多線南蜥不耐低溫,溫度平常不能低於攝氏15℃,夜間約保持在攝氏20℃以內。也要經常用噴霧器在箱子中噴灑水份;雖然多線南蜥很容易飼養與繁殖,但我們還是必須防止外來種逃逸與在台灣族群擴散的問題。
型態特徵:屬於中大型石龍子,吻肛長約10~12公分,尾部可達身體的1.5倍,約15~18公分,總體長可達35公分。身體粗壯,吻端鈍圓,頸部不明顯;鼻孔位於鼻鱗中央,鼻鱗單枚,上鼻鱗僅個別相切,後鼻鱗1枚,耳孔小且鼓膜深陷,尾巴容易自割。
身體、尾部及四肢背腹面每一鱗片均具3~5條縱棱,體環中段鱗30~32列,腹面鱗片平滑或僅喉部具微稜脊。體、尾及四肢與背面為橄欖棕色或棕色,間雜有黑色斑點斷續或綴連成行,體側顏色較深,從眼後至尾基部有一條淺灰色縱紋,多線南蜥雌雄二型性顯著,所以性別很容易從成體外觀來辨認,繁殖期時,雄性體側會呈深紅色或橘紅色,腹面黃白色喉部橘黃色。
※備 註:多線南蜥並非台灣原生種蜥蜴,歸化原因可能是跟著原木或船隻來到台灣南部,1992年於高雄澄清湖與美濃的中正湖首次紀錄,原本僅分布於高屏地區,有繼續北上分布的趨勢,目前已擴散到雲林,蘭嶼也有發現紀錄;雖然目前對台灣生態危害還不大,但是台灣本土蜥蜴的存亡令人擔憂。
台灣原生蜥蜴因氣候關係需要冬眠,然而多線南蜥則不需要冬眠,而且牠們善於游泳與潛水,環境適應能力極強,即使污染和過渡開發的環境依然可以存活,加上雜食性,會獵食其他體型較小的蜥蜴,嚴重破壞目前原生蜥蜴的生存,是目前相當強勢的外來種。
自2009年5月開始,台灣使用導引式陷阱來移除多線真稜蜥,仿效關島褐林蛇防治的捕捉方法,於森林區塊的周圍設置陷阱捕捉多線真稜蜥,歷經9個月的捕捉後,其捕獲率呈顯著的指數型下降模式(exponential decay model),表示這種周圍陷阱法(perimeter trapping)也適用於多線真稜蜥的移除。
◎多線南蜥有兩個亞種:
- Eutropis multifasciata multifasciata (KUHL 1820)
- Eutropis multifasciata tjendikianensis (MERTENS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