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名:Dracaena guianensis (Daudin, 1802)
英 名:Guianan caiman lizard、Northern Caiman Lizard
別 名:蓋亞那閃光蜥、凱門鱷蜥
科 名:美洲蜥蜴科 (Teiidae)
分 佈:南美洲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包括蓋亞那、祕魯、巴西、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等國家。棲居在沼澤、河流或洪水氾濫的森林中。
生態習性:秘魯鱷蜥是一種日行性、半水棲型的蜥蜴,非常善於游泳,具有透明的第三眼瞼可在水下保護眼睛,這種強而有力的蜥蜴有健壯的大頭部、可以咬碎東西的強壯上、下顎,臼齒般的牙齒則用以取食水棲螺類,再由舌頭將不能消化的碎殼吐出,牠們尤愛蘋果螺科。根據記載,蓋亞那閃光蜥會在旱季時爬到樹上以覓食無脊椎動物與蛋等。飼養難度普通,溫度白天保持在攝氏25~28℃、晚上保持在21~24℃左右;加熱點約在攝氏32~34℃之間,環境溼度需維持在70%~80%左右,並必須設置攀爬棲木與遮蔽物使其躲藏。其個性相當溫馴,撇開售價高昂不談,本種也不算是一種很建議初學者飼養的物種,因為其獨特的食性,野生個體很可能會拒食,在台灣人工飼養的時候可以餵食福壽螺、田螺、蜆仔、非洲大蝸牛或淡水螯蝦,並定期補充維他命與鈣粉。
秘魯鱷蜥的個性很溫和,通常不會主動咬人,但牠們的下顎肌肉很發達,不慎被咬到還是可能造成嚴重傷害,遇到威脅時尾巴有自割行為,秘魯鱷蜥是是卵生蜥蜴,在野外牠們通常會把卵產在白蟻丘內,而在人工飼養環境中,每次產約4~7枚卵,卵的孵化期長達160~180天,剛出生的幼蜥體長40~45公分,幼蜥出生後即可獨立生活。
型態特徵:體長可達0.9~1.3公尺,體重可達4.5公斤,四肢短而有力,尾部長而呈側扁狀,蓋亞那閃光蜥的體色主要為亮綠色或褐色,頭部則為橙色。幼體的亮綠色體色較成體更為鮮豔。其頸部鱗片隆起,背部及尾巴的鱗片也明顯鱗脊化,有時可充當部分防護。這種蜥蜴形似眼鏡鱷(Caiman crocodilus),但其寬短的頭部則與北部黑斑雙領蜥或稱金南美蜥(Tupinambis teguixin)較為相似。
※附 註:秘魯鱷蜥在產地主要因為皮革需求而被大量捕殺,自1970年起開始受到保護,寵物市場中相當受歡迎,目前台灣也有少量進口,但因為進口數量並不多,而且本種已被列為華盛頓公約 CITES II 級保育動物,在台灣本種蜥蜴算是非常高價的物種,售價曾經達到十幾萬,不過近年來售價已經不再這麼遙不可及。
太閃光拉~
只能遠觀 不可褻玩焉
要站在很~~~~~遠的地方默默的看…………..= =
沒辦法,祕魯鱷蜥在國外就已經是高價物種,降價空間根本很低………….。
之前問過價錢,真的是好高貴的蜥蝪
說是國外只有一個人有辦法繁殖,所以很貴
2級保育的可以比1級貴的應該不多吧~"~
這在國外價錢本來就已經不低了啊。
我的夢幻物種欸呵呵
現在價錢便宜很多了
今年問一隻是35***喔!!
內行人會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