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記得2017那一年,我前女友的巨板蜥(牠叫千層)與巨嘴鴉(牠叫八雲)去世了,於是我們決定在2017年7月4日我休假那天下午,帶著屍體去山上把牠們埋葬了,我沒有甚麼棺材的概念,但那時候我特地去弄了幾片包生魚片的木片,好好的包著牠們讓牠們入土為安。

我帶了我最喜歡的其中一把刀去挖洞並埋葬(結果刀子有點掉漆與毀損,有點心痛),並在旁邊撿了一塊石頭用刀子刻下了牠們名字的頭一個字(不免想到,我前女友都喜歡用日文中譯命名寵物~~~XXDD),我戲稱八千,真的是八與千(八雲與千層嘛~我還八千里路雲和月咧~~~XXDD)。

時間過去也有一年多了,因為我前女友有收集頭骨的習慣,所以有一次我想到該把牠們挖出來了,於是我就帶了一把小鏟子,騎車前往該地點想要挖出來,結果一看我整個傻眼了,那個草真的就長得比你還高了,我當初到底埋在哪裡??我看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了,當初我刻了字的那塊石頭,滾到很遠的地方,好不容易看著當初照片辨認出形狀,但是刻下的字根本就都不見了……….Orz

轉眼之間三年多過去了,我們也分手了,我也不知道之後還有沒有動力再去挖牠們,因為似乎也沒有甚麼必要了,但是也許哪天想到我會去把牠們挖出來,因為我之前就已經買了一把更威的兵工鏟,專門就是要來挖牠們的,只是我現在身體比較差了,等我身體比較好了之後,把八雲與千層的遺骨弄出來清洗乾淨,算是送給前女友最後的禮物吧。

整篇前女友前女友的,但是沒辦法,這篇的緣由就是這樣,而我不想讓手中的這些照片浪費掉,去山上辦點事情也算是一個野探記事,所以就記錄下來了,怎樣我就是硬要咧~~~~XXDD

FB_IMG_1597468091220.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這是當初埋下牠們的時候,巨板蜥身上還是凍的,在出發之前,我還特地從店裡待了一疊生魚片用的木片,蓋在牠們上面當作棺材,盡量保持乾淨。

FB_IMG_1597468100707.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我找了塊石頭就當作是墓碑吧,然後用帶在身上的大砍刀刻下了『八(雲)千(層)』兩個字,也方便日後好找。

以上是當初埋葬巨板蜥與巨嘴鴉的過程,時間過了很久了,該是再上山去看看了,那一天休假我一個人也沒有安排節目,很是無聊,於是決定騎著我的600CC重機上去看看。


IMG_20170718_142246.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IMG_20170718_142303.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IMG_20170718_143621.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IMG_20170718_143626.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IMG_20170718_143639.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反正時間還早,雖然四獸山離我家很近,但是因為生態被破壞得很嚴重,對我來說真沒有可以特意來的價值,所以我沒事事不會來這裡的,既然來了就騎車先四處逛逛,這裡的寺廟其實都蠻有名的,信徒還真不少。

IMG_20170718_142240.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隨便晃一晃也快兩個小時了,逛得差不多就轉往當初埋葬牠們的地點準備開挖,其實在找之前我就已經有預感可能會找不到了,畢竟時間都過了那麼久,那附近與周圍的草早就長到連他媽都不認得了吧,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挖掘動作,其實要做時真的很難,覺得根本就像在尋寶………….= =

IMG_20170718_141312.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經過這裡樓梯走下去,不多久就到達了八雲與千層的埋葬之地了。

IMG_20170718_150511.jpg - 2017/07/18 -- 尋找八雲與千層

經過一番折騰,果然是找到墓碑了,上面的「八千」兩個字依然明顯,但是旁邊的草早就長到他媽的比我還高了,我拿著兵工鏟還真不知道如何下手,足足在那邊思考了快半個小時………..Orz

算了,也許這次無緣吧,下次有空或有朋友肯跟我一起來時,我再過來處理,畢竟,至少這也是一個人對自己寵物的思念與回憶,趁我的身體還行的時候,再走一遭也無妨,如果能成人之美也算是一件好事。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3/07/28 – 陽明山遊

其實自從2013/07/28這天最後一次野探之後,我到現在四年沒有再真正的去山上了,想到這篇居然都還沒寫出來,我只好憑著我的記憶,把它還原出來,雖然這次行程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但也看到了不少東西,我也很訝異這麼過度開發的陽明山,還是有人煙稀少的某處,棲息著傳說中的稀有神獸。

因為乾女兒之前一直說想跟我們一起去跑跑山找動物,而這天剛好志明晚上也有空,所以我下班之後立馬從淡水衝去中和與志明會合,我們在南勢角捷運站會合後,不囉嗦馬上出發!!!

66486_651820274848003_2037375898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其實並不意外的,剛開始路上總會看到一些被路殺的動物,像這隻常見的紅斑蛇(Dinodon rufozonatum)。

374465_651816818181682_865262515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1001082_651816688181695_1343160220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994851_651816938181670_1407509904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然後又看到了這條剛被輾過不久的大頭蛇(Boiga kraepelini)灰色型,一種常見,具有後溝牙的樹棲蛇類。

249027_652047974825233_1889453475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大頭蛇有另外一種型態褐色型,常常被不了解的民眾誤認為龜殼花,因為牠也具有三角形頭部,但事實上,大頭蛇具有後溝牙,毒性只是很輕微,與具有大型前管牙的龜殼花其實完全不一樣。

因為這條大頭蛇剛剛死亡,要拍各個細節很好拍,所以這裡就順便來個機會教育,這就是蛇類所謂的後溝牙位置特寫,在台灣除了台灣赤鍊蛇(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可能致命(其近親日本赤練蛇在日本有致死案例,台灣尚無)之外,其他具後溝牙蛇種除非人本身有過敏體質,不然是幾乎沒有影響的。

P_20130728_031703.jpg - 2013/07/28 陽明山P_20130728_031618.jpg - 2013/07/28 陽明山P_20130728_032125.jpg - 2013/07/28 陽明山P_20130728_032204.jpg - 2013/07/28 陽明山

然後我們走著走著,也遇到了同樣是灰色型的大頭蛇,不過這一隻是活生生的!!!

P_20130728_031446.jpg - 2013/07/28 陽明山

單眼拍出來的果然才是王道,這條大頭蛇還蠻稱職的讓我們乖乖拍照~~~~XXDD

P_20130728_022503.jpg - 2013/07/28 陽明山

當然拍完之後,我們就讓這條蛇回歸自然啦~~特意抓到路旁讓牠離開,不要再跑到路中間被路殺了…………….。

P_20130728_034245.jpg - 2013/07/28 陽明山
P_20130728_034101.jpg - 2013/07/28 陽明山
P_20130728_034211.jpg - 2013/07/28 陽明山

志明真不愧是練家子,有他在山路的帶領,我有幸第一次見到,在台灣能見度非常低的福建頸斑蛇(Plagiopholis styani)!!!

福建頸斑蛇原本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東南部,而在1999年才首次出現於台灣動物物種名錄的新蛇類,當初還被認為只是斯文豪氏游蛇(Rhabdophis swinhonis)的個體變異。

45930_651539368209427_697771057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後來我們突然發現到這一隻,體型不小的鬼豔鍬形蟲(Odontolabis siva)長牙型雄蟲,目測有九公分了,其實我一直對鬼豔鍬形蟲的拉丁種名Siva很感興趣,Shiva是印度的濕婆神,是否因為牠們的長牙長得像濕婆神手上的三叉戟?? XXDD

552600_651361731560524_1761028904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陽明山擎天崗一帶,其實數量還不少的台灣小毛氈苔(Drosera spatulata),這其實不好種,不懂的人請不要隨意拔回家。

P_20130728_045753.jpg - 2013/07/28 陽明山

972056_651844841512213_1762849100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最後,我們來的一個秘密基地,來探訪另一個嬌客 — 早期俗稱紅豬母的赤腹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

赤腹游蛇曾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地區,數量已大幅銳減,只有少數地區仍存在著具有較多個體的觀察紀錄,現在赤腹游蛇跟牠的表親白腹游蛇(Sinonatrix percarinata)相比起來,卻是少見多了,所以目前台灣野生動物保育名錄列為二級保育動物。

赤腹游蛇跟白腹游蛇同樣都是水棲性蛇類,牠們整天幾乎都會待在水裡,但牠們跟另外兩種真正的水蛇 — 唐水蛇(Enhydris chinensis)和鉛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是完全不一樣的種類,唐水蛇跟鉛色水蛇是具有後溝牙(Opisthoglyphic Teeth)的,赤腹游蛇跟白腹游蛇並不具有後溝牙。

993940_652405098122854_871399455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隨便亂拍一張斯文豪氏赤蛙(Odorrana swinhoana)綠色型,以前都認為斯文豪氏赤蛙就是這種顏色,後來經過研究與樣本收集,才發現牠們不僅只有綠色型,還有褐色型、更夢幻的藍色型,可惜修羅目前還沒見過藍色型的個體。

1003858_652425198120844_279347914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即將臨盆的印度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這是台灣僅有一種胎生的蜥蜴,更神奇的是,牠們過冬時儲存脂肪的地方居然是肝臟!!!這樣不會變成脂肪肝嗎??? XXDD

1016976_651421941554503_1375637287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710_652872908076073_1736189168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最後我們在陽明山遇到的,也可以算是傳說級的神獸了,紅竹蛇(Elaphe porphyracea kawakamii),因為是台灣特有亞種,所以特別用三名法。

這隻還算是亞成蛇,所以身上花紋跟黑斑還很明顯,等到成體之後花紋會變模糊了,但還是很漂亮,這種蛇在台灣原本因為稀有而被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不過就在2008年的時候就被除名了。

 

534851_651566028206761_2055027993_n.jpg - 2013/07/28 陽明山
最後,就翻開這張陽明山的夜景,結束這回合~四年前的遊記,現在拿來塞網誌,真是不好意思啊各位~~~XXDD

※延伸閱讀: 亞洲美蛇 – 紅竹蛇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下)

好吧,結果之後的整個晚上,跟前晚根本天差地別,我們居然都沒有找到什麼,除了山羌叫聲,有看到拍不到之外,簡直就跟傳說中的國防布一樣,完‧全‧沒‧畫‧面!!!!

算了,我們決定最後在太平山的最高點,太平山莊的停車場先睡一覺,等到天色剛亮時,拍個日出做個好的Ending。

太平山莊外面,溫度顯示有13度,其實已經算很高了,之前還遇過攝氏六七度的,地上都已經結霜了,那才是冷,不過當然,沒有之前去合歡山接近零度那麼冷。

天亮了,但是外面卻是濃霧瀰漫,更慘的是又外加強風暴雨,車子被強風吹到整台晃得厲害,我是已經睡醒了,而志明真是不為所動,繼續打呼啊……………..Orz

太平山莊外牆上一樣掛著數量多到已經算誇張的玉山懸鉤子(Rubus rolfei)。

曾經有印象的植物,但是現在偏偏就是想不起來,圖鑑又借給朋友了,算了,不重要也不解釋…………………(菸

就在路上開車的時候,突然前方衝出一隻不知道什麼原因失去尾羽的帝雉!!!

我們推測,可能繁殖季到了,因為求偶雄性打架的緣故,我請志明馬上停車查看行車紀錄器是否有拍到,雖然有拍到但是距離實在太遠了,沒拍到真的太可惜了………………….

然後又是很幸運的,在路中央又給我們遇見一條,迷霧中的菊池氏龜殼花(Trimeresurus gracilis)!!!!

看看志明又是怎麼用武器認真攻擊牠的~~~~XXDD

幸好是先被我們遇到,不然…….牠應該是難逃被路殺的命運,好了,拍完就把牠請到旁邊去,我們繼續出發。

這時我正下車尿尿順便抽一根菸(XD),無意間喵到牆上,唉呀!居然長了一堆的雨來菇(Nostoc commune)啊!!!!

雨來菇也俗稱地木耳、草木耳、草皮菇、地軟兒………是一種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有人說很好吃,有人說其實也沒什麼味道但口感不錯,我是沒有吃過,而我也懶的拔回去弄,拍張照片就好了。

我一直以為雨來菇是長在地上的,原來也會長在牆上,而且不只屏東有,這次居然可以在太平山上看到,真是長知識了……………..

時間接近中午了,也差不多了,直接下山又是回到間應的水泥叢林,儘管有再多不捨,人類畢竟要面對現實,回到工作崗位上的。

我們這次兩天一夜的行程,到此為止,如果我有更多的時間,我實在恨不得在山上住個一兩個禮拜,當然,以現在的我來說,這是不可能的…………………….Orz

最後,不解釋,請大家欣賞我用很爛的手機鏡頭拍的,菊池氏龜殼花的其他照片!!!!

也不知道是不是懷孕了,兇巴巴的,一直咬一直咬………………….= =

超可愛的小菊花啦!!看看旁邊一元硬幣的比例就知道牠有多小了,超萌的啦~~~~XXDD

同場加映,番茄蛙???!!! (誤

沒有啦~這隻當然是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啦!!!只是我們真的很少見到紅成這樣的個體~~~~XXDD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中)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上)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中)

進入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之後,過了一陣子總算到了朋友家附近,該是下車徒步去拜訪他們的時候了,希望有好收穫,YA~~~!!!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志明在拍山壁,我在拍他,不過因為我也為了要拍得“壯觀”一點,所以我這時是躺著拍的,著實辛苦啊~~~~XXDD

高山上的壯麗景觀,我永遠也拍不膩,儘管我現在只能用手機拍,相信之後自己購入單眼相機,絕對會比現在更狂熱,我相信此言一出,志明一定又會開始給我勸敗了~~~~XXDD

明顯被大水沖刷過的痕跡,相信這應該是蘇利颱風走過時所留下的……………………。

不小心發現很特殊的,只有一百零一株的台灣莓(Rubus taiwanicolus),原本因為就一株而且沒見到果實所以不敢確定,所以我在FB上面詢問對這方面較專業的葉子老師,結果更專業的達人鄭元春老師居然親自跳出來證實這確實是台灣莓沒錯~~~~XXDD

在太平山路邊隨處可見到遍地叢生的玉山懸鉤子(Rubus rolfei),這可是中海拔以上才有的小點心,可惜現在還不到大量結果期。

當然,你不能期待它跟市售的水果一樣可口,但是在荒郊野外中能嚐到這種淡淡的酸甜,已是一種滿足,這是長久生活在都市的人無法體會的。

花了十幾分鐘採到這些果實,夠了,畢竟山上有很多動物鳥類也是以它們為食,總得留下一些給野生動物吃。

OK,本篇植物部分介紹得差不多了,在這張照片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下方的那堆葉子,滿滿的全部都是玉山懸鉤子,嗯??所以你們還有發現什麼奇怪的地方了嗎…………..??

沒關係,用樹枝把雜草撥開一些,你可以在靠近一點看。

我的朋友,你果然現身了!!!傳說中的菊池氏龜殼花(Trimeresurus gracilis)!!!!

可惡的志明,又拿出他的超先進武器(對我來說是的)在攻擊菊池氏龜殼花了………………………..= =

不知道來這裡拜訪你幾次了,無論如何,你還是這麼漂亮,而且依然危險。

菊池氏龜殼花是小型毒蛇,體長最大也差不多60公分而已,但是儘管如此,毒性依然不能小覷,畢竟牠們棲地有限而且不常見,所以毒性尚未研究,在台灣牠是沒有血清的。

面對毒蛇,一定不能緊張,而且千萬要小心,保持距離,菊池氏的攻擊速度還蠻快的,如果沒有把握的話,請準備焦距較長的鏡頭拍攝,叔叔是有練過滴~~~~XXDD

將將~~~首次披露,這是菊池氏龜殼花的毒牙特寫~~~

菊池氏龜殼花的體型真的不大,蛇鉤太粗怕會弄傷牠,只好路邊隨便找一根比較小的工具來用了………………= =

在此一定要呼籲的是,要這樣翹開毒蛇的嘴巴,你絕對不能緊張,你們看我的手指是很輕鬆的握著的。

如果不能輕鬆面對,抓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傷到蛇,或者萬一滑手被反咬,那就買單了,所以說,如果你無法,那就不要這樣子手賤了。

也許這次因為山神的眷顧,沒多久我們在路邊又發現了一條菊池氏龜殼花,這一條是公的!!!

因為在路邊拍攝太明顯的關係,偶有車子經過,其中有一對夫妻開車經過卻因為好奇停下來跟著我們拍,又感興趣又怕距離太近被咬到~~~~

比較有趣的是,在跟他們夫妻倆聊天時,有聊到關於台灣綠色的蛇,老公說綠色的蛇不是都青竹絲嗎??結果老婆回說哪有一定,也有青蛇啊!哎喲~~有正確概念喔!!!!

走著找著,時間也開始晚了,我們在翠峰湖的停車場紮營(?!),開爐煮泡麵準備迎接晚上的到來,很期待晚上會發現什麼,志明一直嚷嚷著說想要拍褐林鴞(還是灰林鴞?)啦!!!!

高山上的景色很是奇妙,你們也許不會相信,這時其實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快八點了,我們正在期待拍星空。

就在車子輪子旁邊,差點就被我踩到的莫氏樹蛙(Rhacophorus moltrechti),你個小鬼靈精,馬上移到草叢去……………….= =

中海拔以上山區的好處就是,啤酒根本不需要冰箱就是冰的啊啊啊啊!!!!

這一次我一共買了十八瓶啤酒,結果我一個人喝居然還不夠!!!早知道乾脆直接買一箱就好了啊啊啊啊!!!!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下)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上)

發佈日期: 3 則留言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上)

又是一個我已經不知道我多久沒有去野外的的時候,水泥叢林待久了真的會悶出憂鬱症,實在該找時間去野外走走,而碰巧這陣子我們志明放長假,不跟有車的達人去不然跟誰一起去呢………….XXDD

大概也有一年多沒上北橫了,儘管我工作不算很忙,但是瑣事卻很多,這次我寧願爆肝也要去,要爆就是兩天一夜,我跟志明約好下班後直接在捷運站等我,上班時我就帶好裝備,下班就直衝了啊啊啊啊!!!!

本來我有兩把手電筒,一把壞了,一把借人工作用,而這是我買的新玩具,這天正好拿來試試能耐,只能說超亮(但耗電也兇)…………….Orz

還沒到拉拉山就遇到的,可惜是條路殺蛇 — 龜殼花(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當然,我們後來也遇到了活的龜殼花,感覺是個好的開始。

我有一個慣例,我遇到毒蛇總是會拍下牠的毒牙特寫,台灣毒牙比例最大的毒蛇,龜殼花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也許是天氣蠻冷的關係,牠表現真的很溫柔,不太愛動反抗,所以我也輕輕的抓著,拍了照片然後找個好風水放掉牠,不要再無辜的被路殺了。

果然沒多久,我們遇到了菜市場中的紅斑蛇(Dinodon rufozonatum rufozonatum),雖然也是非常常見的蛇,但我一樣是很高興的。

認真的志明拿出他的武器開始攻擊~~~~XXDD

這天天氣還不錯,老天很給面子,說真的,這時颱風也才剛過沒幾天,山上路況與蛇況,其實還算不賴啦!!!(這也是紅斑蛇)

水管內的驚喜,慶祝新生命的誕生,乎乾啦!!! (推測是紅斑蛇的卵)

我對螞蟻幾乎沒什麼研究,不過至少我還知道牠是某種螞蟻的兵蟻,但是想拍牠卻給我一直跑,可惡……….。

一隻體型還不錯大的母鬼艷鍬形蟲(Odontolabis siva parryi)。

有趣的是,鬼艷的種名”Siva”是印度教濕婆神的稱呼,我不知道為何如此命名,因為牠的牙很像濕婆神的三叉戟嗎………………..= =?

台灣唯一胎生的蜥蜴,印度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牠是少婦喔,而且也即將臨盆,你看我的手居然可以靠近成這樣,主要是怕牠不小心往路中央跑,超可愛的啦!!!

莫氏樹蛙(Rhacophorus moltrechti),出現的地點挺好玩,在路邊的反光板上,所以志明專程拿相機要拍,結果才剛準備好牠就跳走了,幸好我拍到了~~~XXDD

天亮了,山上的日出依舊是如此的壯麗,當然,就忍不住的拍了幾張照片,儘管我用的只是手機得相機,依然精采。

拉拉山要往太平山的路上86K處,又是一隻路死的大頭蛇(Boiga kraepelini)。

又看到一條一樣是被輾斃的白梅花蛇(Lycodon ruhstrati ruhstrati)。

巧遇嘿咻中的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事實上在台灣存在的非洲蝸牛已經不是只有非洲大蝸牛一種了,我印象中就有三種,改天有機會再介紹。

喔對了,所有的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所以請不要問我哪隻是公的哪隻是母的謝謝………………..= =

土場車站,太平山過去是台灣最大的伐木區之一,土場是日本林業用語中的木材聚集地或卸材場地,當然現在這裡已經停止伐木,這裡也就停駛了,目前已經成為觀光景點。

山上的壯麗景色實在無法單用手機照相的一般功能就可表現出來,幸好我的手機照相具有全景拍攝功能。

終於到了!!!準備進入聖地朝聖去!!!

這個地方我不是第一次拍攝了,但是這樣的景色,我還是會忍不住多按了幾下,我相信下次、下下次、無限次,我都會這麼做。

然後我們兩人一車繼續前進,前往我久未再踏入的聖地,拜訪一下久違了且很害羞的朋友,菊池氏龜殼花(Trimeresurus gracilis)!!!!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下)
2013/07/17~18 北橫之旅 (中)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2/03/26 – 拉拉山找不到魚之旅

2012年也已經接近尾聲了,回想起來,我這一年好像很少出遠門去到山上,北橫記憶中2012年也只去過這一次,主要是之後我跑去雲林六輕工作(不過今年七月份我還是回台北了),那段期間自然也沒什麼機會上山去走走了。

所以2012年3月26日的這天晚上,等志明下班我們相約在捷運南勢角站見了面之後,幾乎是馬上就上車出發了,這次一起同行的,除了蛇類達人賴志明,還有另外一個專玩水族水晶蝦,而且是業餘攝影狂熱者小詹。

不知名的植物果實(紅子莢迷嗎??),因為覺得很漂亮所以就順手拍了一張。

感覺是燈蛾科的一種苔蛾(點線斑苔蛾??),當初沒仔細看特徵……………..= =

非常常見的食用與藥用植物雷公根(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那葉片大到讓我有山葵的錯覺~~~XXDD

非常好吃的山中野菜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Blume)DC.),在這裡的溝渠內有非常大量的族群,數量多到隨便摘都能炒好幾盤。

大蚊(Tipuloidea .sp))的一種,可是我不知道牠的正確學名。

其實我覺得大蚊在分類上也是挺亂的,有興趣的話不妨到這個網站看看:http://yoyo.center.kl.edu.tw/tipuidae/tipuidae.htm

中海拔的明池山莊濕氣非常的重,多數的樹上幾乎都滿佈節松蘿(Usnea diffracta)或長松蘿(Usnea longissima)。

這是一種地衣植物,我以前都統稱它叫墨絲(Moss),兩種分類其實差很大,不僅如此,松蘿除了是一種藥用植物之外,它在野外求生中視非常好用的生火材料,幾乎是擠乾就可以直接使用。

今晚的貴賓降臨了!!!!拉拉山的百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

這是我第二次在北橫公路見到百步蛇,但可惜兩次都是看見幼體,非常少見……………。

路邊隨拍的不知名蕈類,懶的去查它是什麼了…………….

依照海拔分布與環境來看,這應該是懸鉤子科的刺萼寒梅(Robus pectinellus Maxim),不過才三月底根本還不是結果期。

很快的,天也亮了,我們繼續前進,這次我們到拉拉山的神木步道,打算去探訪另一種少見的嬌客。

遊客中心 — 拉拉山生態教育館,我們把車停在這裡的停車場之後,順便在這邊休息一下,再繼續往裡面走。

拉拉山神木群步道真的是個享受芬多精的好地方。

拉拉山的神木群品種都是紅檜,而且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這才叫神木啊……………XXDD

有點忘記了,這好像是以前山老鼠盜採的紅檜備查扣之後,就堆放在這裡,每根紅檜上面都有編號。

這一株樹幹上附滿蕨類的神木,超大一棵的,手機根本拍不出它的巨大感。

拉拉山神木步道裡面設立的生態解說牌。

無意間遇到的美麗嬌客,阿里山水晶蘭(Cheilotheca humilis),真的很美!!!!

水晶蘭是生長在森林底層的腐生植物,並不是蕈類,其實它也是一種可以吃的荒山救命野食,但因為數量不多見,其他可食植物那麼多,所以大家還是放過它吧………….

台灣八角金盤(Fatsia polycarpa Hayata),只分布在台灣中高海拔地區。

它的型態跟平地常見的蓪草(Tetrapanax papyriferus)長的很像,一般人真的不好分辨…………….= =

山蘇花(Asplenium antiguum Makino),台灣有三種山蘇,我沒興趣去看它什麼孢子排列,我只是直覺的認為因為地處中海拔山區,山蘇花比較有可能…………….XXDD

這又是此行令我驚艷的一刻,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我可以見到台灣野生的蘭花,這應該是反捲根節蘭(Calanthe puberula)。

到目前止,沒有找到我們想找的觀霧山椒魚,沒關係下次有機會再來探訪,後來大伙說要去明池拍水鳥,小詹很謙虛的說他只帶了台很普通的單眼。

當他從背包拿出來時我一看,你這根本在炫燿……Canon 5D Mark III 你跟我說普通單眼??那我之前帶的Canon 450D或Nikon D3000那是什麼??而且你鏡頭上那圈紅線又是什麼………………

一到明池就拍到的貴客,一隻公鴛鴦(Aix galericula),好漂亮好可愛啊啊啊啊!!!!

我用手機都能拍到這種畫面,你們知道我離這隻鴛鴦有多近嗎??這裡的鳥兒根本不怕人,難怪你們都說要來這裡拍水鳥。

一群在池裡悠游的的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在這裡綠頭鴨其實算是大宗,佔了八成吧。

在我面前走來走去的綠頭鴨伉儷,完全不怕人,還會跟我討食物……………..。

這個時候,小詹又拿出令人氣憤的神兵火箭砲,光裝這支鏡頭就用一個單獨背包,焦段我記得是1000mm左右吧,內行的都知道這一定六位數起跳啦,這支還是中古的咧…………..囧rz

明池裡一百零一隻的孤獨黑天鵝,志明跟黑天鵝玩開了,忘記要拍照了~~~XXDD

在這裡,只剩下這隻黑天鵝,因為牠的翅膀有問題,飛不走了。

有時看牠單獨的游在池裡,偶爾的鳴叫,讓我感覺到牠好像在訴說著牠很孤獨,好可憐……….

惡名昭彰的咬人貓(Urtica thunbergiana)在明池周圍到處都是,所以如果在附近走動時一定要特別留意。

羊蹄(Rumex crispus L. var. japonicus (Houtt.) Makino),嫩莖葉與種子可食,我沒吃過,但聽說很酸,水鳥倒是超愛吃。

腎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常見的蕨類之一,其根部的球狀儲水器官是可以吃的,登山救荒者缺水的最愛,可以生津止渴。

明池其實是一個人工湖,但是風景很好,不過進來可是要收費的,一般遊客全票120元,因為隸屬於宜蘭,所以憑身分證為居住於宜蘭的民眾享有對折優待。

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http://www.yeze.com.tw/mingchih/homepage.htm

我們花了好幾個小時在拍鳥,天色將暗所以準備回程,在途中我看到了這個不知道是什麼裝置引起我高度的好奇,但是我們研究了好一段時間,始終不知道它的用途到底是什麼。

於是我把照片貼在Facebook,也引來了一些關注,結果經由台北市立動物園爬蟲館館長陳賜隆老師的解說之後,我們才知道這是林試所要做研究,用來吸引泥壺蜂前來產卵的陷阱。

上一張照片那個是國外研究人員做的,這個竹筒是台灣林試所人員自己自製的,不過用途都一樣。

回到文明都市之後,我們一行人早就全都餓翻了,於是我發動了九盎司厚切牛排,結束這天的回合啦!!!

發佈日期: 2 則留言

在台灣登山必須特別注意的蛇

顧名思義,有些人喜歡爬山,但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深入險境,我今天寫的只是動物篇,當然也許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但我更怕很多人不知道,這些基本的認知,我希望能先幫助到大家一些。

如果要我再加上這些動物的照片,老實說那可不少張,大家真的有那個需要的話,就在這留言告訴我吧,我想我應該可以盡量蒐集到適合版權的照片放上來。

首先的主角,當然就是毒蛇了,我這邊基本上講難聽點,用遇到什麼咬到會不會死(我太不相信也不希望會有人這麼衰小)來分類………………。

龜殼花(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屬於蝮蛇科(Crotalinae),牠算是我心目中毒蛇裡的菜市仔蛇,很常見,但是牠是台灣毒牙最長的毒蛇,不過單位毒性普通,但因為毒牙長,出毒量也不該小覷,真正大的個體不小,我幾年前抓到過一條超過160以上的,有至少四斤(台斤)重,那種體型的那種霸氣,不要問你會怕。

 

赤尾青竹絲(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屬於蝮蛇科(Crotalinae),這是台灣典型毒蛇中,毒性單位最低的蛇,也是台灣唯一沒有被保育的前管牙毒蛇,體型通常不超過一公尺,毒牙在蝮蛇中也不算大,被咬到的死亡率最低,咬傷最常見的嚴重案例通常都是截肢,但我沒說牠咬到不會死人,體質過敏者一樣要注意;赤尾青竹絲很常見,能見度比龜殼花高,但是綠色偽裝太好,連我都常常沒發現,有去溪邊玩的朋友要特別注意。

百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
俗稱尖吻蝮、五步蛇,屬於蝮蛇科(Crotalinae),因為其王者之姿
與原住民傳說,蛇類愛好者都尊稱牠為“山神”,牠的單位毒性其實並不算高,脾氣也不會暴躁,但是牠卻是台灣毒蛇中體型比例最大最重,所以出毒量冠於全台毒蛇第一,如果您有幸不小心遇到牠,牠又真的發脾氣開咬的話,是會造成嚴重的傷亡的………..。

 

菊池氏龜殼花(Trimeresurus gracilis)
屬於蝮蛇科(Crotalinae),數量非常稀少,只棲息於台灣中高海拔區域,所以牠們的毒性尚無法研究明確但絕對足以致死,牠們通常不超過80公分,因為棲息在高冷地區,體型小有助於快速提升體溫,但千萬不要小看牠,菊池氏龜殼花的攻擊速度超快。

阿里山龜殼花(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
又名瑪家龜殼花,屬於蝮蛇科(Crotalinae),體長也不超過80公分,數量也算不上多,但至少比菊池氏龜殼花還多,棲息海拔也較低,陽明山就有發現紀錄,毒性猛烈,但也尚無詳細研究數據。


鎖鏈蛇(Daboia siamensis)
全台灣唯一蝰蛇亞科(Viperidae)的毒蛇同時具有出血性與神經性毒,體型最大可達150公分,所以會有一定的注毒量,這絕對是深具危險性的蛇,能見度很低所以血清有限,脾氣非常暴躁,攻擊速度非常快,毒液還會加速凝血作用,除了台灣,鎖鏈蛇也是全亞洲蛇吻致死的高危險蛇種之一。


眼鏡蛇(Naja atra)
屬於蝙蝠蛇科(Elapidae),又稱舟山眼鏡蛇,擁有神經性毒,通常在中低海拔以下出沒,數量尚多所以能見度很高,攻擊性強,眼鏡蛇的特徵就不用我詳細描述了吧~那典型的防衛姿態絕對連普通老百姓都分辨得出來。

IMGP7398.jpg - 2009年拉拉山野探記事

雨傘節(Bungarus multicinctus)
屬於蝙蝠蛇科(Elapidae),擁有神經性毒,身體一節黑色一節白色的特徵很明顯就可以辨認出來,最大體長可達180公分,通常在夏季夜晚微微的下雨天時很常見,牠們的個性雖溫和膽小,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人,但還是絕對要謹慎,因為牠們是台灣毒性單位最強的毒蛇,一旦被咬傷致死率非常高。


2018年十月,一名消防人員不慎被輕白化(Leucistic)雨傘節咬傷差點送命,當時多數蛇類玩家一看幾乎都誤以為是白化王蛇(King Snake),但是雨傘節體背中間那明顯的六角形大鱗片,是最容易辨認的特徵。 (圖片來源:感謝毒物科毛彥喬醫師提供)

環紋赤蛇(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swinhoei)
屬於蝙蝠蛇科(Elapidae),俗稱中華珊瑚蛇,是亞洲珊瑚蛇的一種,台灣特有亞種,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ㄝ最大體長只有80公分,性情膽小而神經質,樣本非常稀少,所以學者對其毒性也沒啥研究,不過公認毒性不弱,甚至可能致死。

image 048.jpg - 環紋赤蛇

image 062.jpg - 環紋赤蛇

梭德氏帶紋赤蛇(Sinomicrurus sauteri)
屬於蝙蝠蛇科(Elapidae),同上面的環紋赤蛇,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但比環紋赤蛇更少見,又名台灣麗紋蛇,為台灣特有種,體長可以超過80公分,其毒性一樣還沒研究清楚,但是也一樣被學界公認毒性不弱,甚至可能致死。


羽鳥氏帶紋赤蛇 (Sinomicrurus hatori)

屬於蝙蝠蛇科(Elapidae),也是台灣特有種,體長可以超過80公分,外表跟梭德氏帶紋赤蛇很像,但羽鳥氏帶紋赤蛇的黑縱帶上夾雜有多處白色斷紋,也是很罕見的毒蛇,生性隱密而膽小,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但是牠們一樣毒性強烈。

接下來是台灣的後溝牙蛇類,基本對人可能無害,但過敏體質者應該要小心:

台灣赤煉蛇(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
台灣特有亞種,屬於黃頷蛇科(Colubridae),雖說是後溝牙微毒蛇類,但是在日本赤煉蛇卻有致死案例,毒性有待研究,可能是台灣毒性最強的後溝牙蛇類,不可不慎,尤其過敏體質者。 (圖片拍攝者:賴志明)



茶斑蛇(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又名紫砂蛇,屬於黃頷蛇科(Colubridae),後溝牙微毒,沒有案例,雖然體型不大,但是蠻兇的,攻擊性很強,過敏體質者要小心,沒記錯的話,這隻我記得也有嚴重咬傷案例。
20090826230125794.jpg - 動物知識 -- 蛇類


大頭蛇(Boiga kraepelini)
又名絞花林蛇,台灣中低海拔山野郊外常見的蛇種,屬於黃頷蛇科(Colubridae),樹棲性蛇類,幾乎不會下到地面來,一樣只是後溝牙微毒,不過同上者一樣,這隻個性其實也真的蠻兇的。

圖一:鉛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
圖二:唐水蛇(Enhydris chinensis)
這兩種蛇都是台灣的水棲蛇類,辨認的特徵為:唐水蛇體色為橄欖棕色,並點綴著黑褐色斑點,體長最大約80公分;鉛色水蛇的體型就小了一點,約為70公分左右,而體色則呈現一致的橄欖綠色,不帶有斑點,重點是兩者都同樣具有後溝牙,輕微毒性,牠們只棲息在乾淨無汙染的水域,目前環境的污染與棲地的破壞,使牠們數量越來越少,應該不常遇到,而以蛇類來說,牠們也其實沒那麼兇。


※其他深具危險性的蛇:

草花蛇(Xenochrophis flavipunctatus) 
草花蛇體長最大可達120公分,牠們是無毒的,但會將草花蛇列入的原因,是因為牠們有一對特化過的大型後牙,雖無溝痕但咬到造成的傷口會蠻深的。(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赤背、赤腹松柏根 = 這兩傢伙,牠們有一對像刀子般用來劃破蛋殼的牙齒,不小心被成體亞成體割到可是要縫的地步,這也不可不慎。(下圖為赤背松柏根 Oligodon formosanus)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2/09/25 – 四獸山我灶咖亂亂逛

就是朋友說想要蜈蚣,所以我這天才上山的,不過其實我也很久沒到山上了,反正四獸山離我家很近,只不過這裡野狗真的很多,晚上都會變成狂戰士………..。

剛好我一個徒弟說也想跟我一起去,就想算了也不用想那麼多,上去走走也好,而蜈蚣這次確實是抓到了,其實不難抓,不過朋友說來不及不需要了,所以我拍幾張照片就放掉了…………..= =

然後在一顆樹根底下看到一群還不算少的蕈類,我對蕈類並不很熟,也不敢隨便亂吃,但是它們看起來確實很可口……………..= =

 

於是我將此蕈類照片傳給一位對植物與菇菌類比較有研究的老師看看,結果他說這居然是俗稱柳松菇的田頭菇(Agrocybe praecox)耶!!!!

但奇怪的是,我查了一下資料,田頭菇通常生長在中海拔以上,但四獸山海拔根本沒這麼高,而且我看到的這種它的蕈柄上也沒有明顯的褐色菌環,所以…….如果用分部區域來判斷的話,應該比較可能是柱狀田頭菇(Agrocybe cylindracea)。

一隻晚上在樹枝上睡覺被我吵醒的雌性黃口攀蜥(Japalura polygonata xanthostoma)。

寬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若蟲,快要接近成蟲了。

因為山區開發太嚴重,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在四獸山看到蛇蹤了(還是我根本就這幾年都很少來了?),不過依然也只是很常見的大頭蛇(Boiga kraepelini),而且牠老兄掛在不低且有點距離的樹上,又隔著鐵網,實在無法用手機拍的清楚,隨便吧,我也懶的抓牠下來……………。

剛好看到某種鬼蛛應該在準備交配,公蛛正在很小心的接近母蛛,不過公蛛體型太小,被風吹得根本拍不清楚了。

迷你版的公扁鍬形蟲(Dorcus titanus sika),低海拔的蟲真的越來越小,這隻了不起四五公分而已吧。

落地生根(Kalanchoe pinnatum),生命力很強的植物,而且可內服外用。

掛在鐵網上的山藥(Dioscorea opposita),鐵網裡面就是一片私人菜園,所以會有山藥也不意外。

洋落葵(Anredera cordifolia),就是一般俗稱的川七,用途我想不用多介紹了吧??

這種三十幾年前就已經在台灣歸化的植物,野外多的不得了,根本不用特意尋找(不過我會覺得落葵應該比這個好吃,只是分布數量比洋落葵少些)。

一直沒注意虎山溪旁有這麼一個不小片的蛇莓(Duchesnea indica)聚落,只是目前連花都沒幾朵冒出來,當然連果實都沒得吃了。

虎山溪裡面居然有田螺、溪魚溪蝦和黑殼蝦,連蜆都有,看來可能是因為這裡是著名的賞螢步道,有人刻意在這邊整哩,而且乾淨了好多,也有許多禁止亂丟垃圾的告示牌,我很期待。

最後是美麗的大鳳蝶(Papilio memnon heronus)雄蝶,那藍色真的很美。

到四獸山探訪生態,真的不要想說能看到什麼稀有的動植物,有時也許會巧遇,現在環境根本破壞的太嚴重了,溪水被山上土雞場、民家接的亂七八糟,還有整條路被民中私自封起來,如果你們是合法申請,我實在不知道政府是怎麼能讓你們過的,根本官商勾結。

以前這裡還有台北樹蛙、青蛇(聽居民說現在應該還有)、梭德氏游蛇甚至黑眉錦蛇、草花蛇、花浪蛇、赫爾斯特上戶,現在我想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不過如果用一種輕鬆的心情,偶爾上來隨意走走,拍拍一些常見的生物,相信大家還是不難發現自然界中的美。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因為無聊,所以測試一下朋友送的山刀

是這樣的,我一直聽聞山刀很好用,很耐用,很利,所以一直對山刀有所嚮往,但是呢,又擔心自己買的不是正統山刀所以一直都沒下手。

很感謝朋友送我兩把番刀,第一把刀尖圓弧(就是本文測試的這把),第二把是刀尖直角尖銳但無刀鞘,因為我先收到的是這把圓角刀尖的,所以就先用這把來做個開箱文了,請大家多多見諒。

受測的山刀是這把,阿美族的山刀,,刀把是一體成型的,這樣最堅固了,砍東西刀肉絕對不會飛出去,中空的刀柄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插根木棍當成槍來用。

雖然它的百步蛇造型的刀鞘很素面,朋友故意留下來讓我自己處理,而且也很排灣、魯凱、布農風,那就叫做融合風好了……………….= =

同場加映的是之前女友送的生日禮物,夜魔直刀911紀念山寨版~~~XXDD

受測物體,一張好折凳,啊不對,是一張被胖子我朋友坐毀的木折凳。

首先山寨夜魔先出場,劈砍測試,雖然山寨,其實也不賴,這張折凳的木頭很硬(雖然我不知道是用啥木頭製作的)。

山寨夜魔穿刺測試,其實這把在刀尖的設計上就有類似鋼骨造型,所以儘管山寨,但刀尖確實非常堅固,穿刺能力令人滿意。

跟了我兩年的山寨夜魔911直刀,這兩年來一直陪我上山下海,刃口早有歲月痕跡了,但它還是很好用,如果是真品,我才捨不得用咧~~~~。

刃口的近拍,看的出來都不少缺口了,但它還是很勇。

接下來就是這把彈簧鋼打造,傳說中的山刀接受測試了。

劈砍測試,因為重量,想當然山刀一定可以劈入得更深,不愧是廣受好評的山刀。

穿刺測試,雖然是圓弧刀尖但是穿刺能力令我驚訝。

我劈~~~劈一次不夠,第二次用比較多的感情再劈一次,劈入深度著實令我驚艷。

切削能力測試,真的是粗曠而鋒利異常。

山刀真的不是蓋的,什麼開山刀之類只要是440的,都可以放一邊了(但我覺得18剁還是很好用,只是不夠利)。

這把山刀因為鋼材關係,確實很容易生鏽,而我平常都是上豬油來防鏽(還好我老母一直都有自己買豬背脂自己回來炸的習慣),為什麼用豬油??因為我會用它來切肉,上機械專用油??我覺得我好像還不想那麼早死……………….囧rz

後來朋友又寄來這把沒有刀鞘的,刀尖呈銳角的山刀,不過我就不測試了,因為它的穿刺能力一定不用說了。

只不過這位朋友這樣就是要考驗我木工能力了,看來是要我自己自做刀鞘,我有時間得買工具,找材料了,但相信不可能太快,因為我幾乎沒有工具…………………。

發佈日期: 2 則留言

2011/06/14 – 福隆倒楣機車遊…..囧

據說野探記事也不見得都要去山上找爬蟲找蜘蛛之類的才算吧??只要是去到野外,無論是山上溪邊或海邊,其實都可以是的吧??呵呵呵~~~XD

話說2011/06/14這天凌晨,跟朋友在我家裡喝點小酒聊聊天,我說到了我已經幾年沒有去海邊了,今年一定要多去幾次,不然我會生態不平衡…..結果朋友阿文就說那不然我們現在就馬上去,我想我一定是酒喝多了發瘋了,而朋友是幾乎都沒有喝酒,既然這樣,那好,我們說出發就立刻出發吧~~~!!!

福隆的卯澳社區是我媽從小居住長大的地方,從小我媽假日都會帶我回去那裡,而小時後我媽就開始教我海邊的生物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味道不好什麼很好吃,所以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而卯澳社區也成為我唯一最熟悉的海岸區域,幾年沒去了,不知道現在那裡又變得如何了??

要去卯澳社區那,從台北市騎機車可是很遠的,得先往汐止到基隆,然後走濱海公路,約兩個小時才會到達,這可是很累人的行程,所以我們中途還是得休息幾次;一路騎車到了八堵,我們決定先去泰安瀑布那裡看看,畢竟那邊一樣也是有幾年沒去了,順便找找看有沒有蛇,結果是,沒有…………..Orz


既然來了,就在這拍張照片留念吧~~


阿文第一次來到這裡,也順便拍一張留念吧~~


海天一線,這天的天氣超好的,所以我們心情也很好~~


中途在休息一下,阿文,順便再來一張照片吧~~~!!!


終於到了卯澳社區了,這個停車場跟涼亭蓋沒有多久,因為幾年前我還沒有看到過。


卯澳漁港,是一個很小型的魚港,都是當地居民在使用的。


老媽就是在這裡長大的呢~~~


這裡就是我最常來玩的海岸,看起來是沒怎麼變,但是生物很明顯的變少了………….= =


俗稱石蚵的黑齒牡蠣(Saccostrea mordax),數量還不算少,只是個頭越來越小…………囧rz


敲了幾顆石蚵跟藤壺來生吃,你問我好吃嗎??我只能說這邊產的絕對沒有金門澎湖好吃……….


其實這裡的陸生寄居蟹真的超多的,隨便找都可以找到。


比較懂的朋友應該一看就知道陸生寄居蟹的差別在哪裡了,只是目前這裡大顆的陸寄居越來越難找了,都是中小型的比較多。


你看看你看看~沒幾分鐘就可以抓到這些,但是我沒抓回來,拍拍照就放生了,請大家也盡量不要抓。


啥??海邊居然有蝌蚪!!那不用說了,這一定是海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的蝌蚪。


離開之前,遠拍卯澳漁港,很袖珍吧~~


掰掰啦卯澳社區與馬崗,下次比較有時間的話再來玩囉~~!!!

本來想沿途回去看有比較好的點,一邊回家一邊撿螺回家吃的,結果在一個點我正在撿黑鐘螺(Chlorostoma argyrostoma)的時候,一時忘記我腰間還掛著手機,然後整支泡到海水裡了…..我的Desire HD啊!!!!!我超級心痛的啊!!!!!

然後想說,既然已經都這樣了,我今天一定要玩夠本才回家,結果我的朋友阿文給我說什麼好想睡覺,幹!!!想睡還來這麼遠玩是怎樣啦!!!我還想去和平島撿珠螺耶!!!!!

但沒辦法就是沒辦法,所以只好打道回府了…..不過一路上看他邊騎車還邊打哈欠,有時甚至會打瞌睡,我實在感覺很恐怖…..幸好最後總是安全回到家了,結果回到我家時,根本還不到中午十二點咧…..馬的,阿文你自己說的,下次去一定要玩得盡興嘿!!!